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药师用药管理对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的82例患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各个组别归入41例。分别对参照组、研究组开展常规用药管理、药师用药管理,对获取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结果中,参照组处方涂改率、新型书写错误率、不规范处方书写、未使用专用处方以及规格数量不规范占比明显比研究组高,差异有意义,P<0.05。管理后参照组的各项评分结果明显比研究组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药师用药管理可使临床用药合理性得以保障,有助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显著减少,用药管理质量可得到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 标签: 药师用药管理 合理用药 促进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使用常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常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并制定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53例是服用抗菌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有51例患儿是由于经脉滴注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用药种类和途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用药情况加大监管力度,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患儿最好开具口服的药物,这样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

  • 标签: 小儿 常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合理用药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后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于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为(12.65±3.68)mmHg、(9.13±2.45)mmHg,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1。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药教育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48例癌痛患者进行镇痛药物知识宣教,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认识和行为的变化及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变化。结果与癌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癌痛治疗的错误认识与行为水平明显减低(P<0.01);疼痛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结论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癌痛 镇痛药 用药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2014年12月—2016年9月接收的高血压病人140例,根据其干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教育,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用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各指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8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且健康教育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在帮助急诊患儿家长树立正确用药意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调查,评估急诊患儿家长用药意识和遵医行为,采取知信行教育模式。结果知信行教育模式,增强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窗口形象和服务品质,融洽医患关系,提高家长医嘱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治疗。结论实施知信行教育模式是促进家长规范用药行为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知信行理论 急诊患儿家长 用药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教育的途径。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病例和结合我州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的工作体会,找出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可通过药学查房、咨询患者的用药信息、参与处理临床药学不良事件等途径,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更好的,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有针对性为对患者提供用药教育服务。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药师药要具备中西药知识,才能更好的参与患者用药教育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临床药师 患者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药不合理用药因素以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未经过药师干预的处方120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经过药师提出干预意见的门诊处方120份进行不合理用药研究,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用药因素并探讨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临床用药不合理因素主要包括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型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给药等,其中主要是联合用药不合理,其次是给药剂型不合理。药师干预后,临床用药不合理因素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增加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的增多,通过药师干预能有效的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 药师 作用
  • 简介:膨松性泻药主要有麦麸、欧车前等,这类药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保留水分,轻度刺激肠蠕动,一般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特别适用于老年人。服用时应多饮水,一般12~24小时起效。

  • 标签: 便秘用药 电解质紊乱 欧车前 肠蠕动 老年人 水分
  • 简介:摘要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 标签: 药物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儿童体质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用药上也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儿童使用的专科药物是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各个时期的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才设计的剂型,确定规格及使用剂量。本文根据多年儿童病区药房的工作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儿童用药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原则,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儿童用药 原则 特点
  • 简介:摘要初次住院的孕产妇,因不了解自己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会产生期待性焦虑。对自然分娩的经过缺乏了解.以及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加上孕产妇缺乏药理知识及难以忍受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而产生抗药心理。由于很多药物能通过胎盘及乳汁影响胎儿和新生儿,所以,尽管医生用药很谨慎,但孕产妇仍不放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催产素引产一天未成功时,拒绝再用药,要求剖宫产。药物价格太贵、孕产妇经济条件不能承受等都能导致抗药拒治。对此,我们要用优良的言、行、神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药理知识,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焦虑及恐惧感。帮助病人解决具体问题,如联系无痛分娩,消除顾虑接受催产素引产,促进病人间良好的情绪交流.让病友间现身说法,争取家属及亲友的密切配台,共同调整病人用药的最佳心理状态。

  • 标签: 孕产妇 药物 护理
  • 简介: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与人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隐患。[1]

  • 标签: 药品 监督管理 安全用药
  • 简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药物都没有儿童专用剂型,所以许多家长都是将成人药进行剂量折算后给儿童服用。岂不知儿童体质较弱,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健全,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如果擅自服用成人的药品会对肝肾有所损害,非但不能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一般来说,儿科医生是根据儿童的体重或者体表面积来确定药物用量的,成人用药药物说明书上的“儿童减半”或者类似“12岁以下儿童食用1/6”之类的计量方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相同年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儿童用药 儿童专用剂型 药物用量 药物说明书 剂量折算 儿童体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血清常用于犬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意义不大。但见病就注射抗血清的情况在临床中却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对犬病发病原因缺乏了,解所致。即使确诊为病毒性疾病,还应了解病犬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及防疫情况。临床上常有注射疫苗诱发血清病的发生,引发病犬过敏,不及加重病犬的病情,反而会增加治疗成本。因此,在临床中,对病犬的血液分析相当重要,不要盲目使用抗血清。

  • 标签: 临床 注射 治疗 抗血清 用药误区 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