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横纹溶解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提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200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7例运动横纹溶解症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予以抗感染、补充血容量、止吐、退热、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酐>442 μmol/L或者血钾>6.5 mmol/L,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4~25)d。37例患者出院时血清肌酸激酶值均降至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升高。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均恢复正常。结论运动横纹溶解症首发症状多样,容易误诊、漏诊。早期检查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有利于及早确定诊断。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补充血容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对运动横纹溶解症所致重度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挽救肾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损伤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麻痹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效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和预防目的。方法对30例患者行眼科常规检查,全身检查包括血糖、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测定,常规行头颅CT或MRI。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首先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患者治疗2-16周后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0例,随访6个月,有2例复发。结论糖尿病微循环病变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以致变性的病理基础。经控制血糖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眼麻痹大多均能治愈,但有少数患者在治愈后复发。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眼肌麻痹
  • 简介:摘要骨化性炎的实质是一种异位骨化,系指骨骼系统外出现的骨结构。严重时可限制关节活动度,甚至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康复;目前尚不明确骨化性炎的发病机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疼痛感明显;中期软组织肿块质硬、压痛;后期病变部位软组织钙化三个过程。早期可采用一定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减轻病变程度,当发展到病变后期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时,可采取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把继发于创伤或并发于手术的异位骨化称为创伤骨化性炎或局限性骨化性炎;本文针对创伤骨化性炎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策略与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创伤炎的治疗进展。

  • 标签:
  • 简介: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可能对与骨骼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骨骼卫星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引发的延迟肌肉酸痛的发生时序与骨骼卫星细胞增殖时序存在一定的相关;延迟酸痛的骨骼特殊微环境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骼卫星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骨骼节重塑。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骨骼肌卫星细胞 生长因子 离心运动 骨骼肌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甲减类多炎样综合征与多发性炎或结缔组织病伴病间的异同点,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分析6例甲减类多炎样综合征与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多发性炎或结缔组织病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寻找规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减类多炎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炎病在肌肉方面的表现相似,均有痛、肌无力、酶升高,但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肌电图及肌肉病理多有不同,治疗方法迥异。急性炎症指标鉴别价值不大。结论对于肌肉无力和酶升高的患者需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肌肉病理对鉴别甲减类多炎样综合征和特发性炎病所致肌肉病变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多发性肌炎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温天气皮肤大量失水导致肌肤自愈能力大大下降,干燥、粗糙……在闷热季节最容易变成城市沙漠,是时候重新规划肌肤水润计划了。

  • 标签: 肌肤 失水 沙漠 夏日 高温天气 自愈能力
  • 简介:目的介绍单纯应用扩大背阔皮瓣进行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将背阔周围脂肪组织分为5个区,切取背阔及周围脂肪组织,不应用乳房假体,进行即时或延期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再造乳房261例,其中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124例,保留皮肤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43例,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56例,延期再造38例;再造乳房均形态良好.术后16例出现乳头部分坏死;14例胸部皮肤表皮脱落,自行愈合;2例背部供区部分坏死;3例发生背部顽固血肿,再次手术后愈合.结论扩大背阔皮瓣乳房再造安全、有效,再造乳房形态良好,尤其适用于中、小乳房的乳房再造.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部推拿结合内效贴治疗难治周围面瘫的效果。方法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用面部推拿结合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面部推拿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在治疗前,治疗15次后,治疗30次后记录评分反映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N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次、治疗30次后FNF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推拿结合内效贴治疗难治周围面瘫疗效较好。

  • 标签: 难治性面瘫 面部推拿 肌内效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直移位术(SRT)、上直移位术联合加强缝线术(SRTA)与垂直移位术(VRT)治疗完全展神经麻痹斜视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完全展神经麻痹斜视42例(42只眼)患者资料。根据术式分为:SRT组(16例),即SRT联合内直后徙术(MRc);SRTA组(13例),即SRT联合Buckley缝线和MRc;VRT组(13例)。分析比较3个组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斜视度数、眼球运动、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个组间性别分布、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的斜视度数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SRT组、SRTA组、VRT组术后12个月斜视度数分别为(+0.8±5.8)、(+0.8±4.5)、(+1.2±2.5)三棱镜度(PD),均低于术前的(+82.8±17.2)、(+77.7±26.1)、(+71.5±18.6)PD;但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3个组之间斜视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的麻痹眼外转功能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如SRT组、SRTA组、VRT组术前外转功能分级分别为(-4.4±0.5)、(-4.4±0.5)、(-4.5±0.5)级,术后12个月分别为(-2.3±0.7)、(-2.2±0.5)、(-2.1±0.6)级;但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3个组之间麻痹眼外转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麻痹眼内转功能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麻痹眼内转功能分级,SRT组[(-0.9±0.6)、(-0.8±0.6)级]与SRTA组[(-1.5±0.5)、(-1.4±0.5)级](t=-2.62、-2.52)、SRTA组与VRT组[(-0.8±0.8)、(-0.6±0.7)级](t=2.62、3.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第一眼位获得立体视患者的比例3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旋转复视、眼前节缺血并发症。SRTA组中2例术后术眼下斜视4~5 PD伴上转轻度落后。结论SRT、SRTA和VRT均能有效治疗完全展神经麻痹斜视且疗效相当,矫正眼位并能改善患者外展功能,恢复双眼视功能,疗效稳定,术后较少出现垂直及旋转斜视。

  • 标签: 眼球运动 眼外科手术 上直肌移位术 垂直肌移位术 展神经麻痹 斜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四肢近端群的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炎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方法 将收入院的皮肌炎和多发性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风湿科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对患者出入院时的力评定、自理能力评估、生活质量评价、疼痛评价、肌酸激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各项指标的改变幅度, 另外再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在以上五个围度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估计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和多发性炎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而且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做指引,可制定并形成功能锻炼的标准化体系。

  • 标签:
  • 简介:背景:最近几年,通过训练躯干深层肌肉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对慢性持续腰痛的缓解取得越来越显著的疗效,但这种训练方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力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力、耐力、局部血流、运动知觉与功能改善的效果,为未来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开发及下背痛患者康复训练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依据改良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及腰椎L3皮下脂肪厚度等前测指标将25例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对试验组执行为期6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于试验前、后1周内完成相关指标测试。结果与结论:①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0(°)/s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背耐力总作功,但对核心训练外日常运动量无影响;②6周核心稳定训练对等速背耐力测验时局部血流量有显著影响作用,表现为试验组氧合血红素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而对脱氧血红素无影响;③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运动知觉,表现为试验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运动知觉复位精度及背电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④结果提示,6周核心稳定性训练介入对改善下背痛患者疼痛、运动知觉、局部血流、耐力及背电反应时间等均有效果。

  • 标签: 核心稳定 非特异性下背痛 腰椎功能 运动处方 肌力测试 康复训练
  • 简介:森绘梨:润肤霜不单用娇小可爱的森绘梨佳凭借水润柔嫩的肌肤,精致透明的质感荣居“想要变成的容貌No.1”。在绘梨佳透露,在美容师的指导下,她本人一直坚持使用“水护肤”这个办法,即使是在一年四季都不例外。她认为这样不仅可以让肌肤充分补水,而且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肤更加水嫩透明。森绘梨告诉我们,“水护肤”的秘诀就是,一定要先用化妆水再用润肤露护理身体肌肤,比直接在身体上使用润肤乳的效果好3倍!这是因为皮肤需要先提—下神嘛!

  • 标签: 肌肤 春困 润肤霜 血液循环 补水 美容师
  • 简介:给肌肤昂贵的护肤用品,享受最可口的食物,有时候对我们的肌体未必是最好的给予,如果其中所含的物质身体不能吸收,更糟糕的是对所含物品成分产生负面的反应,就会影响身体或是肌肤的健康。如今,各种护肤品与保健产品推陈出新,在众多选择下,要怎样选择才能给身心最佳的照顾?

  • 标签: 力测试 护肤用品 推陈出新 保健产品 护肤品 肌肤
  • 简介:张力障碍(dystonia)为一组临床综合征,系指主动与拮抗间歇不协调收缩或过度的持续收缩所引起的肢体重复性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疼痛。其分类可按病因、发病年龄、受累部位等进行划分;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支持治疗,20世纪80年代后期,肉毒杆菌毒素开始用于多种张力障碍的治疗。最近的研究显示,外科手术尤其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全身和局限性张力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脑深部电刺激术 药物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 外科手术 临床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肺病呼吸疲劳的中医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肺病呼吸疲劳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FEV1/FVC和FEV1预计百分比数据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FEV1预计百分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得知,痰瘀阻肺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阴阳两虚型和宗气下陷型患者,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PaO2和PaCO2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和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患者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疗慢性阻塞肺病呼吸疲劳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疲劳程度和肺功能,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疲劳 中医诊治
  • 简介:摘要特发性炎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慢性肌肉炎症、皮疹及重要内脏器官损伤。IIMs的准确分类及诊断是进行有效治疗、预测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但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独特的临床亚型使得IIMs的分类及诊断极具挑战。随着炎抗体、病理学的发展,2017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并验证了成人和青少年IIMs分类标准。文章概述了IIMs分类及诊断标准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2017~2018年最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 标签: 特发性炎性肌病 分类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