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优化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张妍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教学语言是教学的三大中介因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艺术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便于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表象,有利于他们将这种表象与自己对教材的感知进行联想,达到深刻理解教材的目的。枯燥无味的语言则是会导致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减弱和学习效率的降低。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确是靠教师的语言来传递的,优化数学语言,必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更会让学生轻松与快的走进数学课堂,带着收获走出数学课堂,让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

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实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除了具有准确性以外,还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失;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多样化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同时,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呢?”对优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象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题:428&pide;2,教师说:“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学生也会感知“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学。”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的、带有节奏的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李聪,今天表现得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的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的听课,积极的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地提高。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批评语言的幽默化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从教学方法看,数学教学语言应具有灵活的启发性。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无论是教师讲授或组织讨论和指导练习,数学语言都要求有启发性。应根据数学实际,交错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或讲述,或点评,或直陈,或曲问,或质疑,或解难,或分析,或综合,不断愉悦学生的感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既减少学生课堂的疲乏度,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语言是传递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的专研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幸福的学习数学,在轻松自由中收获知识。优化数学语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