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3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原则

朱艳莉

朱艳莉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授人以渔”的方法、听力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及听力策略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原则。

【关键词】图式理论听力教学听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9-02

【Abstract】TheaimofEnglishlisteningteachingistofosterthestudents’listeningability,whichisalsoimportantinimprovingthestudents’competence.Basedonschematheory,thispaperanalyzesthefunctionofschematheoryinEnglishlisteningcomprehension,andbringsabouttheteachingprinciples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theroleofteacherandstudent,teachstudentshowratherthanwhat,thelisteningandreadingabilitycouldbeimprovedatthesametimeandlisteningstrategiesshouldbeinstructed.

【Keywords】SchematheoryListeningteachingListeningstrategy

一引言般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和形式图式(formalschema)。[2]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听力理这种语言的能力。听力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常常被列于首位。解包括自下而上(bottom-up)与自上而下(top-down)两种然而,大学英语听力课的常规模式是“讲讲单词、放放录音、对结合的互动模式。[3]根据这种模式,听力理解过程就是听者的背对答案”,听力课更像是听力测试,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力能力景知识与所听课文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应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严重挫伤。鉴于此,该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利用它们来理解新的文章。听者的图本文运用图式理论(schematheory)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进行了探式决定他要理解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以及能否恰当理解。图式激讨,以期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活可以看作是打开听者背景知识的钥匙,达到成功理解的桥梁。

二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三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听力教学原则

图式理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redericC.Bartlett(1886~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1969)在20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听是一个需要听者积极参与,是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撞出的。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击、相互作用的主动的心理过程。教师应该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和指导者,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而不是将学生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仅在听力课堂上一遍遍地播放录音。教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听力活动中,调动所有相关的背景知(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时,图式识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猜测,并不断把听到的信息内容与期望便被激活,语言因此得以理解并接受。[1]相对照和比较,选取所需要的内容并检验理解的正确与否。听力

图式理论认为,听力理解是听者的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材料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上,而是在于听者的积极理解,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与外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图式知识一因此,在课堂上将学生视为积极的意义构建者是非常必要的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通过听这一途径来实现理解的方法,而不只是检查学生的答案以测试他们理解的程度。在实际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应使用一些听力教学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听的效率,如听前预测、使用视觉材料,有效设计听力任务,积极反馈、慎重进行错误分析和纠正等。

(1)预测听力材料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搜索语篇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最终证实。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听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对即将听到的材料进行有效的预测;训练学生根据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语篇、句法结构、词义关系、背景知识、语言环境等因素对生词的意义作出适当的猜测,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个别的生词上,而忽略了对整体的把握。

类比原则认为,“听者能够利用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类似事件的经验理解新内容”,这可以理解为:听者可能认为,“之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因此即将听到的内容也将与过去的情形相似”。[4]教师可以将类比作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来理解新信息。对类似事件的经验将使听者对新信息有一个预期和假设,同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来倾听听力材料。

(2)设计听力任务

我们通常设置各种听力理解任务以检查听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是否正确。但如何判断呢?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听者,在听完相同的材料后,对一些细节的问题却持有不同的意见,有时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解释,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听力理解练习中,我们不应要求听者的答案完全正确。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是应当追求“对上下文的合理解释”,[4]也就是说,在听力理解练习中,要求学生准确回忆听力材料的细节是极不恰当的做法,外语学习者的听力任务也不应该主要是选择题或封闭式问题,而应该大量使用开放式问题,强调对上下文的理解,通过听前、听中、听后的任务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积极反馈

积极的反馈对于自信心的建立和兴趣的培养极其重要,对于听力理解来说也是如此。不断的失败和打击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产生情感焦虑,致使听力理解水平大打折扣。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成功,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4)错误分析与纠正

既然听力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那么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正确答案。相反,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听力材料的特点和性质,以明确学生遇到的困难、学生需要的信息或者欠缺的训练,以提高今后理解该类型听力材料的能力。学生遇到了理解的难题,帮学生找到理解失败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告知正确答案,能够使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以有效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听力与阅读能力同时提高

综上所述,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如何帮助听者丰富这些图式呢?阅读是非常有效的输入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知识转移是指旧知识能够影响学习者对新知识的接受,或一种研究影响另一种研究。例如,如果我们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将被提高,反之亦然。不以阅读为基础的听力能力的提高会相当缓慢;只会英语听说,而对读写一窍不通,无异于英语国家的文盲。当我们强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时,阅读能力也不应该被忽视。在阅读课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词汇、语法、句法知识,对有关语音、语用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也不能忽视。这样,学生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可以不断地丰富,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被激活,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4.指导学生使用听力策略

文秋芳曾论述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信念会影响他们使用特定的策略,把策略融于教学是最为可取的。[5]听力策略属于语言运用策略的一部分,教会学生使用策略实际上就帮助学生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Chamot(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O’Malley和Chamot的二语学习策略系统包括三部分: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o-affective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包括计划、监控、评估,有助于控制语言学习过程。认知策略旨在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或转换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影响。社会情感策略主要指合作性策略,用于人际交往或者对情感的控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6]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贯穿策略的培养,一般分为五步,即:展示、示范、训练、评估和扩展。展示阶段向学生交代要训练的策略,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可以了解策略的具体操作,也可以了解策略的作用;训练阶段一般是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再到自由练习,从单一策略训练到策略综合运用;每一训练阶段都有对策略培训效果的评估,根据评估情况提供进一步的训练。[7]

四结束语

英语听力理解的提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接受语音信息的过程,而是平时积累知识建立图式、听力理解时多方位激活已有图式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做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而不是单独强调听到了什么;应注重阅读与听力能力的同步提高,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听力策略,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FredericC.BartlettRemembering:AStudyinExperimentalandSocialPsycholog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32

[2]James,W.TextbookofPsychology.Vol.NewYork:Holt,1892:78

[3]Carrell,P.&J.Eisterhold.“SchemaTheoryandESLPedagogy”.InCarrell,P.,J.Devine&D.Eskey.(eds.)InteractiveApproachestoSecondLanguageReading.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73~89,221

[4]Brown,GandG.Yule.TeachingtheSpoken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28,57~69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53、156

[7]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