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攀比之风,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遏制攀比之风,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钱玉兰

◆钱玉兰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225006

时代在发展,经济条件好了,家长给孩子尽可能提供完备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也在情理之中,但对其背后逐渐显露出的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现象,应当引人深思。

“我爸爸是某公司老总,我妈妈是开连锁饭店的。”“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款索尼PSP3000。”“暑假里,我爸爸奖励我一部iphone4s手机!”……

我工作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好。正因为如此,几周前刚处理了一次由攀比导致的风波。班级中的符某家中父母是做生意的,条件很好,暑假期间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款高端名牌游戏机。尽管我校明令禁止带这些贵重物品来校,可他还是偷偷地带来学校,在教室不敢轻易拿出来,晚上回宿舍好好炫耀了一番!刚好同宿舍的另一男生戴某说:“我也有,和你的差不多!”谁知识货的符某一看到他的那款立即投来鄙夷的眼神并挖苦他:“就你这款垃圾产品还敢说和我的差不多?扔垃圾桶吧!”这话深深地刺伤了戴某的心灵。不到一周时间,戴某从家中取来自己的压岁钱1500元,死磨硬缠要求符某将那款游戏机卖给他,符某最终同意了。可在周末回家的校车上符某将这笔钱丢了,回家后最终被双方父母知道了,当然后来父母一起来找我处理问题了。戴某父母觉得这孩子怎么能带游戏机来校,还炫耀,还把生意做到学校来了?符某家长认为戴某抵制诱惑力太差,再说戴某怎么可以带那么多钱来校?双方各执一词,让我很无奈!我觉得都是攀比惹得祸。

对学生的攀比现象我不敢掉以轻心、任其发展。我觉得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都应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判断。

一、遏制攀比心理,老师做好引导

攀比心理会扭曲学生的消费观和人生观。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满足其欲望,势必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如果任其发展,必定会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的人。毕竟,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拥有的不是最好的,总有比你更好的,不可能得不到的都要去偷。再说,攀比心理会分散学生的精力或荒废学业。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大多用在别人用什么名牌货、奢侈品,盘算着怎样才能得到比别人更好的东西,还有多少时间用在学习上?除此之外,学生攀比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上的虚荣心,其心态是浮躁的,浮躁的心态怎么会静下来读书呢?

学生攀比压岁钱客观存在,我们老师可采取“压一压”的办法,即引导学生从盲目攀比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认识到长辈的心意比钱的多少更为重要;要学会感恩,而不是以金钱多少衡量亲情。通过讲授、讨论,要让班级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理性的消费、什么是正确消费。我们还开展了向希望工程捐款活动,让这些富家子弟了解贫困地区学习条件的艰苦,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培养他们的爱心。除此之外还可以换个角度看“攀比”。如何引导孩子攀比?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很重要,这其中的关键是比什么、跟谁比、怎么比。与“大款”的孩子比阔,与“当官”的孩子比谁家的关系多、“路子广”……这样以家长的“优势”进行攀比,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努力,受世俗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致自身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却埋怨家长。应当让孩子知道,家庭背景是不可比的,父母的优势或劣势已经成为事实,真正有本事的孩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要引导孩子和同龄人比。如果引导学生选择与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比较,其学业成绩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如果父母也是一样的追求名牌,那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了。另外,家长应在孩子的消费习惯还处于没有定型的阶段时,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让孩子能够从小做到理智消费、合理消费,让他们分清楚“需要”和“想要”。在消费过程中,父母要帮孩子控制住“想要”就买的想法,要杜绝孩子的虚荣心膨胀,从而避免出现攀比消费的情形。

三、社会上要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尽管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但是不能因此而丢弃勤俭节约这个传统美德。“崇俭”是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核心。当今社会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给自然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处于贫穷线上,所以,我们应当更加推崇这个传统的美德。当全社会都尊崇勤俭节约的美德时,中学生就会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影响下摈弃攀比之风。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学生的攀比心理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老师和家长,应当适时地为学生“补课”,以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