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估算意识、能力、策略的培养王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浅谈小学估算意识、能力、策略的培养王铁

王铁

王铁湖北省公安县郑公中学434300

摘要:小学估算意识、能力、策略的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估算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改变学生被动估算的局面,让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讨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激起学生估算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估算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意识能力策略

许多国家已经把估算列入到小学数学教材中。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在1980年拟订的《80年代行动计划》中就已强调了估算技术。2000年美国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全体学生应学会在计算时运用估算策略,养成对数值(包括计算结果合理)做判断的习惯。

在我国,估算引入数学教材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日益受到重视。在教育部2000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试用修订版)》中增加了“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这一教学要求,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便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在第一、二学段中分别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所谓估算,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为了先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的推断。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估算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因此,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估算的功效

1.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2.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

3.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感。

4.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5.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

6.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从而发展出形式各异的估算方法和技巧。不过,数值估算有其自身的规律,其过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需要运用一定的推理和判断等策略。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培养内容如下:

二、估算意识的培养

1.日常生活中的估算。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凑巧,2004年3月10日看到一则报纸上的报道,觉得颇有意思。题目是《估算助你成功》,讲述的是一位富商靠估算取胜的经历。在课堂上,让一学生读了此文,并要求学生听完后写出感想片段,没想到有学生在感想中这样写道:“听了《估算助你成功》的文章后,我颇有感慨,原来,估算在社会上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小学好估算,在解题时把估算都用起来,避免算出不可能的答案,这样正确率就比较高。也许以后我并没有像老师说的那样成为富翁,但当我掌握了估算方法,也许以后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它,它给我的好处是无可限量的……似乎突然才发现,估算有那么多好处!我想估算会让我终生受益的。”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原来学生并不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如此的价值与作用。然后笔者通过实际调查,整理估算的实践题,突出了估算的实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时时、刻刻有数学,充分发挥了数学教学的功能,为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大数目的粗略估算。

《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对于数目较大的计算,先求出精确数的近似数,通常保留最高位或次位,然后用口算求出这些近似数的和、差、积、商。一般不求出精确的得数,只要求达到得数的高位数与精确得数高位数相同或相近的数。取近似数时,可借助凑整的办法,如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估算和怎样进行估算(一个要求是方便,另一个要求是接近),让学生经历大数目估算的全过程,经历猜想、探索、体验、实践,才能感受大数目,正确地估算出大的数目。

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量的简单推算。

学生在从事某种行为时,可以先对有关总问题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计,以确定此事可不可行,或者做此事有无必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