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英语教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王蒙

王蒙(安徽省淮南二中232000)

中图分类号:G63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6-126-01

较早研究教学策略的是美国教育家Smith(1976)等人。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决定着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出发点,并直接影响着教学细节问题的解决。

Kounin(1970)提出成功的教学管理策略(即防范式课堂管理策略),包括六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制定教学计划(但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任务的难度和多样性设定教学的进度;克服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以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对课上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回应;围绕一定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Smith(1976)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关注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内容限制性策略和关注师生之间关系的非内容限制性策略。他认为这两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要。一些早期的内容限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师生的语言行为,研究人员认为,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活动(也就是口头、笔头和符号表达)。Smith等进行的后续研究发现策略可用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的语言交流,保证课堂讲授的论点清楚,以及减少学生讨论中的得出不切题和错误回答。非内容限制性策略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以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策略。Good&Brophy(2008)又对防范式课堂管理策略作了补充,他建议教师避免过分使用命令式和自由式教学策略,建议教师应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采用有检查而不是指令式的教学方法。Freiberg&Driscoll(2004)的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会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止于此,对学生获取学习策略以及课堂上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申继亮、辛涛(1996)对前人关于教学监控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监控对象的特点,监控作用范围进行的过程和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来考察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根据教学过程不同的阶段中教师监控行为表现形式,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分为四个方面: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反馈与评价性、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和课后的反省性。衷克定、张溉(2000)对教龄在1到5年的56名北京高中物理教师的研究,表明在影响青年教师策略性知识水平发展的诸因素中,教龄的影响比学历和学校类别更为显著。教龄与知识和经验是成正比同步缓慢地在个人身上发展的,教龄越长,教学经验越丰富,其教学能力也越强,相关研究表明,教龄长的熟手和专家型教师的反思能力更强、教学策略运用可能更丰富。鲍曼等(2003)以350名高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处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类型,即:计划与设计策略、时间管理策略与课堂管理策略、讲授策略、提问与分组讨论策略、学习指导策略、数学思想策略和评估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显著地高于一般教师。

孙有智(2007)在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教学策略在教龄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王仰东(2008)采用自编的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策略量表,对比了新手型地理教师(教龄在4年以下)和专家型地理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或职称为高级的教师)教学策略的区别,结果发现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均值处于中等水平。高祥(2011)以自编的《教学反思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围绕着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和反思对于自身专业成长两方面问题,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很了解教学反思,并对教学反思做出了必要的肯定。连秀丽(2012)以沈阳市铁路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并随机听课进行实录分析,得出结论:铁路中学的课堂上存在目标管理不到位,教学资源管理偏差,师生关系有待改善以及缺乏对学生需求关注。罗生全(2014)以自编问卷,对我国不同地区41所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性教师在有效教学的五个维度上:教学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班级管理上的平均分都要高于男性教师。李姝绮(2014)在对24名经验在3—7年的男女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课堂观察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比男女小学教师课堂行为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男女小学教师的课堂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女教师在教授新知、师生互动、问题引导以及学生反馈方面要优于男教师。张诗雅(2015)对于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进行了多层(小学、初中和高中)研究,结果发现:课堂教学策略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课堂指导现状存在着低效和无效的问题。杨亚红(2017)以某中学学生314名,教师共31人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高中教师的课堂管理状况,结果发现:普通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上有课堂目标管理片面、课堂时间管理缺乏科学性、课堂纪律管理低效以及课堂环境管理呆板而单调的问题。张磊、孙有平(2018)通过“视频—问卷调查法”,借鉴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测量工具,对两所学校的300名职前体育教师展开数据收集,结果发现:女职前体育教师在科教学知识各个维度的得分均值以及总体得分都要高于男教师。

与上述教育学领域进行的大量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相比,英语教师教学策略研究,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研究相对不足。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进行了文献检索,分别通过“教师+英语/外语+教学策略+高中”的组合方式检索到XXX篇相关文献;在webofscience数据库通过同样方式,即“teacher+teachingstrategies/strategy+English/foreignlanguage”,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

赵娜、王俊菊(2010)调查了山东省三地的103位高中教师教学策略的使用并对其中的6位进行了访谈,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划分,将教学策略细分为:教师行为;融洽师生关系;自信;任务;课堂气氛;努力;自主以及兴趣,在更小的维度层面上探讨教师对于各项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进一步发现,高中教师较为重视动机策略的使用,但是在个别策略如小组活动和游戏相关的策略上使用较少。

安福勇、吴甜、李慧、黎宁(2016)研究了新入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模仿专家型英语教师上的成功和不足,发现新手教师倾向于使用积极反馈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反馈形式多样;但具体到鼓励类反馈的运用则显得变体不够丰富,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还会使用一些催问、零反馈等消极反馈方式。

张艳丽(2016)研究了菏泽市市区三所学校的246名高中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情况,发现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的氛围甚为欠缺,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缺少反思性教学理念和教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