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防控理论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防控理论与策略

杨丽清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3100)

摘要:目前,公安民警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安全问题,常见的类似于遭受突发性疾病以及恶势力攻击、意外事故等等。同时公安民警也面临着一定的健康风险,身体以及心理双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公安民警事业的不断发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以及提升健康风险防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民警发展的主流。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进行相关防控理论的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望给我国公安民警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警察健康风险;健康风险防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的治安方面越来越彰显出重要性,但是公安民警也遭受职业安全以及健康风险方面的损伤,公安民警不仅伤亡人数在不断提升,公安民警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公安民警队伍的发展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国家司法人员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得公安民警自身的职业权益获得保障,公安民警事业获得发展,同时针对于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防控相关问题被加以高度的重视,成为影响公安民警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的发展现状

(一)公安民警职业安全的主要内容

公安民警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着众多的职业安全风险,甚至影响公安民警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公安民警职业本身具有高危险性,针对于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公安民警工作环境是造成职业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统计数据表明,公安民警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安全风险主要包括:a.突发性疾病致死;b.交通事故;c.救险救灾;d.遭遇袭警,公安民警的突发疾病猝死情况逐年提升,这无不与公安民警高压力的工作内容有关。此外,公安民警在遭遇恐怖分子的袭击中,牺牲人数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公安民警由于工作性质要求进行外勤,在各项公务的执行中遭遇交通事故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成为影响其职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1]。除此之外,公安民警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工作期间出现意外事故,因公负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伤亡公安民警的数量不在少数。

(二)公安民警健康风险的主要内容

公安民警由于受到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双重影响,工作内容繁重,压力大,对身心健康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公安民警在长期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之下,熬夜成为习惯。基层民警在各自的岗位值守,工作量已经超过身体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因此带给身体健康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影响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的疾病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a.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b.肠胃疾病;c.心脏疾病;d.腰肌疾病,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安民警长期在外部环境中工作,极易出现关节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等,对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2]。

此外,公安民警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捕犯罪分子的过程当中,神经长期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会带给身心巨大的压力,而压力找不到出口,难以得到有效的放松,长久下来,造成公安民警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引发心理疾病。

二、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防控理论

(一)人为因素

公安民警在执勤的过程当中需要应对突发状况,与歹徒进行搏斗,追捕逃犯,公安民警很容易因为自身原因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身体素养未能达到要求而使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状况时有发生,受到交通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安民警在驾驶车辆的过程当中极易产生交通事故等。

(二)客观因素

公安民警需要随身佩戴警务装置,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不法分子制服,例如手铐、警棍等等设备。但是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警务装置得不到充分保障,设备的设计中甚至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影响着公安民警的正常执勤[3]。

(三)社会环境因素

公安民警执勤需要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之下,炎热以及寒冷的天气都不例外,这不仅是对公安民警自身身体素质的考验,而且长期吸入雾霾以及汽车尾气等,加剧了身体健康问题[4]。社会执法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使公安民警遭受到暴力袭击,加强职业安全以及健康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公安民警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公安民警职业安全及健康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提高危险源的辨识度

在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中,危险源是造成职业危险发生的根源所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为此,需要培养公安民警对于危险源的识别能力,对于警务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能够具有预见性,判断危险的种类,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同时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进行危险源的准确判断,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减少意外的发生频率,保障公安民警的职业安全。

(二)对突发性事故进行有效管理

公安民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工作内容存在较高的风险,安全管理必不可少,事故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调查以及发生原因的分析,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展开事故分析报告,根据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提升公安民警职业安全系数[5]。

(三)提升公安民警的健康风险防控意识

公安民警想要将职业安全以及健康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首先需要增强健康风险防控意识,注重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自身的身体素养,在面临歹徒的袭击中,能够有效的应对,同时避免自身受到伤害。在培养自身安全意识的基础之上,参与各项警务训练,保持身心愉悦,提升身体素质,参与各项身体活动,从而使健康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公安民警应当尽量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爱惜自己的身体,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与犯罪分子的搏斗中,需要加强自身防范,好的身体素质才是革命的本钱,因此需要公安民警对健康风险防控内容提升重视力度,并将其不断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

结束语:

公安民警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职业安全以及健康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将有害影响降至最低,需求积极的解决策略成为公安民警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保障公安民警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和煜乾,彭驰.公安禁毒民警职业安全问题研究[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5):84-88.

[2]詹伟,李婧,徐思钢.公安民警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防控理论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9-36.

[3]刘鲁青.首尔声明:推动职业卫生服务惠及大众[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6(5):389-390.

[4]连旦军.美国消防员职业安全调查机制及成效[J].现代职业安全,2015(8):62-65.

[5]詹伟,丁明雪.公安民警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基本问题初探[C].//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2:559-563.

作者简介:杨丽清(1966年7月—)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学历,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察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