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音乐教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音乐教育探究

周凤良

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音乐课堂教学措施,主要以学习人员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习人员的音乐学习需求,进行了适当变更,基于多元化智能理论的音乐教育在提升学习人员音乐领会能力的同时,对学习人员音乐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音乐教育现状,对多元化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由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多元化智能理论音乐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多元化智能理论;音乐教育

前言

人类的智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基础语言语言智能、逻辑数值智能等基础智能之外,人类还具有其他的智力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相关智力能力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元化智能理论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而创设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

1.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当前音乐教育教学人员已逐步认识到了音乐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音乐教育模式仍然呈现出刻板固定的教育教学方式,再加上音乐教育过程中与实际生活情境的脱离。在缺乏先进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习人员并没有对音乐学习的根本含义进行深入探究。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进程中,音乐教育已不仅仅是关于歌唱的教育,而是以相关歌曲发展历程为入手点,促使学习人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将自身情感历程融入歌唱流程中,进而促使学习人员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内在音乐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当前单一智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当代音乐教育教学需求是相背离的,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传输人员没有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方案的改革,从而导致整体学生多元化发展过程受到了阻碍[1]。

2.多元化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1开展个性化教育模式

在音乐教育开展过程中,不同学习人员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及学习能力,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习人员多元化智能特性,可创设“尊重性”教育原则,依次为依据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措施的应用,结合适当的引导措施保证音乐教育体系中每一个个体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保证音乐教育教学多元化目标的实现,音乐教育人员应建立全面性的教育理论,在保证学习人员个体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为整体音乐教育学习人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2]。即根据相关学习人员性格思维特点的区别,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上,对内部音乐教育内容编制、模式设计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处理,基于整体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广泛性,可在音乐教育学习人员普遍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方式,促使音乐教育体系内每个学习人员可以感受到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在提高整体音乐学习人员音乐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为整体音乐学习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依据。如在进行《草原放牧》音乐歌曲教学时,以往大多以课堂循环播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要教学模式,单一重复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有效提升音乐学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针对上述非流行的民间歌曲,可利用多元化智能理论创设对比形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播放《草原放牧》等相关歌曲的基础上,可在其播放间隙进行当下学习人员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播放,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视觉影视效果的渲染,通过不同的音乐气息可为学习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于音乐学习人员产生情感共鸣,相较于提问——回答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言,多元化智能教学情境的渲染具有更为优良的教学效果。

2.2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

多元化智能理论对音乐教育中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摒弃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音乐教育教学措施的应用促使学习人员成为整体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结合音乐教育人员的适时指导,促使整体音乐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式。多元化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促使整体音乐教育学习人员智力元素具备了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具体的音乐教育过程中,相关音乐教育人员依据音乐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利用相关音乐教育情景的创设为音乐学习人员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体验。音乐教育情景模式的创设主要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两个方面[3]。首先基于多元化智力理论,音乐教学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将学习人员音乐智力潜能的激发作为工作重点,结合不同学习人员智力的发展特点,将音乐学习人员音乐感受作为教育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方面,促使其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更加多样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自身具有美学特点,而这一特点就要求其在教育知识传输过程中可以与学习人员的情感产生共鸣,而音乐教育自身情绪的丰富性,也展现在了不同的音乐类型作品中。如在进行时代特点歌曲《保卫黄河》音乐课程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学人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微视频制作,将所学习歌曲的时代发展特性、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类型、标题含义等进行集中处理,将相关音乐歌曲学习融入到时代背景中,促使音乐学习人员通过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概况,然后结合分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相关作品创作情景及当前社会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在提高音乐学习人员作品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促使音乐学习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音乐节奏、速度、曲式、音色、旋律等音乐主要表现元素,基于多元化智力理论的音乐教育对智力发展特性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就导致了不同学习阶段音乐学习深度、音乐学习内容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音乐表现要素外部特征,音乐教育者可根据学习人员智力发展特性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表现要素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自然情景的创设,促使音乐学习人员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人员可利用演唱、演奏等基础音乐教学措施开展师生同步学习,营造一个活跃的音乐学习氛围。然后在课堂知识传输到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拓展,主动组织学习人员进入自然界进行音乐元素分析,通过对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音色、旋律的分析,为学习人员带来更加多样的音乐情绪体验。

2.4创设多元化音乐教育评价模式

在多元化智能理论中提出了各种领域智力平等性理论,即现阶段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无法确定某一个体智力水平高于另一个体,而这一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就要求音乐教育人员在日常音乐教育过程中,应以更加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学习程度的人员。基于不同音乐学习人员的治理表现,可促使其个体认知类型、学习模式等方面出现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差异与智力水平的高低并没有相关的联系,因此在日常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学人员应转变自身教学态度,将以往某个学习人员乐感高低,转化为某个学习人员音乐感觉好的方面这一学习理念,努力发现学习人员优势音乐智力方面,并就相关人员的音乐智力发展特点进行学习指导模式的变更。

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在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开展的音乐学习效果评测分析。有效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可对音乐教育接收者的学习主动性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促使学习人员对音乐知识产生学习情况,进而提供音乐知识学习自信心。在多元化智能理论下所创设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平等尊重的角度对学习人员音乐阶段教育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多元化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为音乐教育学习人员的个体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目标。多元化智能理论下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将音乐教育接收者的智能化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结合音乐学习人员创新素养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学习人员个体发展数据库的建立,在加大个性化独立评价的基础上,将学习人员作为整体多元化教育教育评价体系的主要方面,学习人员通过相关学习评测标准,可进行自我调节约束,便于整体音乐教育效率的提升[4]。在这个基础上音乐教育人员应也摒弃以往单一的评价理念,将学生局部优势或者兴趣特长纳入整体评价体系中,结合相关评测教育指导,为学习人员在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多云化发展提供依据。

3.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现阶段音乐教育情况,音乐教育教学人员应加大对内部每一个学习人员局部特长的重视,通过相关音乐指导措施促使每一个学习人员的潜在音乐需求得到充分实现,保证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学人员可创设统一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育体系中相关学习人员的思维特点进行适当优化,为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继而为音乐学习人员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栾晓峰.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的“温故知新”——再谈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J].音乐创作,2017(6):165-167.

[2]曲振巍.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13):188-188.

[3]庞娜.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12):164-164.

[4]姜彬.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6,36(15):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