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教师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张腊梅

甘肃省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741000

摘要:本研究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对学困生进行探讨,分析二者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帮助学困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相对学困生关系策略

目前,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是起很重要作用的,它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成绩高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成绩低的学生,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而且还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度和努力程度,以及情绪状态等。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推测”。许多重要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成就有直接的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动中则表现出适当的自信,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表现出自卑、焦虑、无助等影响其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降低人们取得成功的概率。

二、学困生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学困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称为“绝对学困生”;另一类,可称为“相对学困生”。前者属遗传因素的影响或后天疾患所致的低智商者,一般说来要想使此类学困生达到其同龄的正常水平,是不大可能的,故本文不涉及。所谓的“相对学困生”则是先天智力正常,但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水平,被称为“相对学困生”,这是本文正要研究的对象。

三、自我效能感与学困生的关系

学困生问题主要源于自身、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影响的自我效能感低下,以致于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出现自卑、焦虑、胆怯等不良心态,进一步加剧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困生最初的失败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影。由于最初的失败,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情绪上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学习成了他们的负担,他们自身也成了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就这样在失败的体验中失去了自信,从而自我效能感也逐渐降低。其次,因为他们的失败,在老师、同学、家人等的心目中留下不良印象,受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经常会受到社会的贬低性评价,总认为他们事事不如人,加剧降低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再次,由于失败产生的生理和情绪上的疲惫、自卑、焦虑等不良反应,都会使他们错误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并由此产生消极情绪,慢慢地开始恶性循环,妨碍其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发挥,削弱自我效能感。由此看来,要想转化学困生,关键还是要以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为出发点,帮助其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发挥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师培养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1.培养学困生学会进行积极的归因,消除自我偏见。一般认为,学习困难学生因在学业上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习困难。然而这种消极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会影响他们的自我信念,导致消极的自我效能感,为此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避免他们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的缺陷,这有助于提高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2.确立合理的期望,设置合理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期望效应具有激励功能、调整功能、转化功能和支援功能。因此,为了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良好功能,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一种积极的期望,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要合理地实施期望效应,不能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不能太低不然达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帮助个体获得成功体验。帮助个体获得成功体验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困生独立参与计划和完成其所属团体的活动,从而肯定其自身力量,增强自信心。

4.建立一种真诚的激励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非常在乎教师对他们自身的看法和态度,所以要想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引导他们不断进步,教师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多角度的方式评价他们。在评价他们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习兴趣、工作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总之,评价要真诚中肯,恰如其分,能起到激励作用。

5.指导学困生选择适当的榜样。指导学困生选择适当的榜样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并发现与其年龄、情趣、条件、境遇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榜样。这样教师可以把原来基础较差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学习困难学生的示范者,可以让他们观察、讨论这些同学是怎么取得进步的,使他们认识到学习难点并不是不可以攻破的。其次,指导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常有这种情况,听完榜样事迹后,学生立即表示出学习的决心,但时过境迁,便烟消云散,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差距太大,学生不能超越模范,而再一次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困生从自身的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比,从个人进步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和胜任感,从而逐步增强自我效能感。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时时处处对学困生抱有信心,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方法帮助学困生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帮助其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