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贫富分化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大学生贫富分化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及对策

陈晨

陈晨(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在享受着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承受了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的压力: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明显。这些变化也日益折射到各大高校之中,对大学生的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那么,如何让看待这些变化,又如何应对贫富分化在学生中的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关键词:贫富分化;影响;对策

一、大学生的贫富分化现状

中国正处在变化激荡的社会转型期,贫富分化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这些贫富差距现象直接投射到大学校园中,导致大学生的贫富差距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解大学校园里的贫富差距现状,有人曾在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742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有效回收率94.4%。调查结果显示:在701份有效问卷中,大学生月生活费200元以下的56人,约占7.9%;200~300元的201人,约占28.7%;300~400元的233人,约占33.2%;400~500元的116人,约占14.9%;500~800元的74人,约占10.6%;800元以上的21人,约占3%。其中,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267人中,239人来自农村,约占89.5%;500元以上的95人中,81人来自城市,约占85.2%,且绝大多数来自东部城市。

二、贫富差距对大学生交往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因自卑产生抑郁心理。具有自卑感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独处时常有不安全感,他们在憎恨某某人接受夸奖或认可时也常常显现不安全感。他们悲观、失望,不敢接受挑战,这些人从仪表到言行都不能吸引人,甚至引起人的反感。这些都将将大学生置于自我编织的心理阴影下而郁郁寡欢,甚至阻碍大学生个人人格的正常发展。

2.仇富进而仇社会的心理。如果说在社会层面上存在某种“仇富”心理的话,那么这种心理的对象并不是一切富者,而只是指那些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暴富者,同时也包括对其变富之后“为富不仁”者的“恶行”的道德义愤。从这个意义来看,“仇富”心理应该说是正当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中,在个人层面上,却有一些人身上表现出“仇富”心理的泛化和偏激化现象。

(二)影响学生之间的交往

如果朋友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实力差距,恐怕难以保证友谊不受到丝毫影响。在校园集体活动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优裕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反差巨大,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很容易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

三、缓解高校贫富差距及其影响的对策

(一)改革高校收费制度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费制度考虑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高校学生人均经常费用支出的差异,因此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学费高于欠发达地区。但是由于很多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落后地区的学生考入发达地区的高校后,面临的是偏高的高校收费和偏低的家庭收入,这就更加剧了落后地区学生家庭的负担。

(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财富观,财富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因此现在没钱的大学生不等于将来没钱,而现在有钱的学生,如果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也不值得骄傲。贫穷不可怕,富有并不代表优越。学校应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对炫耀富裕、奢侈消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及时介入

“贵族”学生和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各有其不同特点,相比较而言,贫困学生心理上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四)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

学校应将奖励与资助相结合,学校帮助与学生自助相结合,逐步建立以学生自助为主,资助为辅,自助与资助相结合的救助机制,从而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高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争取更多企业将更多的资金在学校内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战场,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通过开展访谈、评论、对话、辩论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校方与学生之间人际交流的融洽与和谐,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条件下,让他们体会到充分的关怀。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汝信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猜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2]葛延风“.对策研究:缓解收入分配矛盾的思路”,国研网,2001,6.

[3]黄邦道.高校学生贫富分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中国成人教育[J]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