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学校听力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二类学校听力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尤思阗

关键词:二类学校;听力教学;策略

一、二类学校的听力教学现状

听力是指启动听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的一种能力。其能力运用的有效性一般取决于倾听是否专心。而英语学习是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所以对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仅仅是专心倾听是不够,要有一定的有效输入为基础。Krasen(1985)指出,要实现语言的有效输出,必须先有有效的语言输入,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四个特点:输入必须是可以理解;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输入必须是大量的(转引自邹晓华,2013)。

针对二类学校的听力现状,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听不见,也听不懂——语言障碍

第一种情况是说有的同学在做听力时遇到生单词、不认识的句型或语法现象,导致信息接收的困难。二类学校的学生普遍词汇量少,在听力过程中障碍较多。现在的高考越来越于时代接轨,所以在这里也要强调我们平时多关注时事,积累一些比较“潮”的单词。

2.听见了,但听不懂——认知障碍

例如2012年9月,全国高考题Text6Doyouhaveacheck-upatyourdoctor’sofficeatleastonceayear?很多二类学生同学不知道check-up的意思,这就会造成他们的理解障碍,如果这样丢分就很冤了。

3.根本听不进去——心理障碍

二类学校学生首先对听力,思想上不重视,听力的时候喜欢边听边做其他事情。而且听力前不看题目,听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对不同类型的听力题目缺乏听力技巧,只是漫无目的的听,非常容易受到一些无关信息与干扰项的误导。

(案例一)

(选自2015年9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二级听力试题)

W:hey,youhavesomanyclocksinyourbedroom.Areyoucrazyorwhat?

M:No,Iamaheavysleeper.IwanttomakesureIcanwakeupinthemorning.

受到知识积累的影响,二类学校的学生对heavysleeper可能不是很理解,这样对他们答案的选择就造成了障碍,又因为是第一题,就导致接下来的题目很难得分。单就题目而言,该题信息量不多,词汇简单,又贴近学生生活,应该不属于失分题。可是,学生由于没有合理运用一定的听力技巧,如预测,排除等,就匆忙地做出选择,使得题目得分率很低。

总的来说,听力测试中,由于紧张心情和焦虑的情绪等心理因素,会使原来熟悉的信息变得生疏;有时由于害怕成绩差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考生局促不安,影响正常发挥,结果在心理上对语言理解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即考生必须充满信心,排除一切心理负担去应试。

二、提高听力教学的策略

对于二类学校学生而言,提高英语听力成绩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比较容易提高的。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材料对学校进行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要注重教材选择的多样化。为了减少母语思维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探索总结学生的有效的听力教学手段(转引自张正厚等,2010)。

1.注重教材形式的变化

对于听力成绩的提高,现在很多教师都借助于直接做单项选择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这样的训练,会导致学生对听力的厌烦,所以要从教学方式和教材进行改变。听的第一步,应该是模仿。二类学校的学生,总体水平一般,听力题目做不出来,很多时候是根本听不懂单词。早自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全班朗读,让学生模仿正确的发音,实现对语音的感知。此外,听力的题型也不应该只局限于高考选择题,而要通过不同的试题,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听力。

(案例二)

GuessCheck

___________MarygotangrywithJohn.

___________Marysawthechickensbehavingstrangely.

___________Johnwassorry.

___________Thechickensenjoyedthejam.

2.注重听力技能的培养

Vandergrift&Goh(2012)总结了五种重要的听力理解技能:听细节(listeningfordetails),即听关键词和数字等具体信息;听主旨(listeningforthegist);推论,即在听的过程中选择知识、观点得出的假设或做出的判断;有选择地听,即很据活动要求,选择特定内容;预测,即在听之前或听的过程中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根据以上的几点,有几条听力策略建议。

策略一:快读浏览作出预测

抓紧时间阅读选择项即充分利用时间,在听音之前先把本题的选择项快速浏览一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可以根据选项内容预测谈话或短文内容,以便对将要听到的材料从心理上有所准备。第二,可以扫除生僻单词、易混淆词对应试者听力上造成的障碍。因此,对选择项必须采取快速阅读的方法,一定要避免逐词阅读,否则就不可能在听音前看完选择项。

策略二:关键词句、整体理解

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开首和开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讲话目的、主要内容、作者、论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要注意整体理解,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个别没听清楚的词句上,以免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还有,表示意义转折、否定和递进的词如but,however,what’smore,besides等和表示时间、数字、年代等概念的数词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信息。总之,捕捉信息重点是听力测试中的重要一环,考生要学会抓关键词句,重视对全文的理解。

策略三:边听边记、防止遗忘

考生应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如考生能基本听懂单句、对话和语段中的内容,但听完后发觉记不住某些内容,特别是数字、时间、日期、人名、地名等细节,这就证明在听力测试中,不能光凭大脑记忆,一听而过,而要养成听音过程中边听边记,这样在选择时就能有把握了。这里需强调指出的是听力测试中的“记”应是速记,而不是听写,速记时要使用自己认识的最简便的,最迅速的办法,例如,字母、缩写符号甚至中文或只有自己才能辨认的符号。

策略四:大胆猜测、不留空白

克服犹豫不决的毛病,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进行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

三、结束语

总之,听力理解是高考英语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项目,只要我们充分了解高考听力测试的特点,针对目标,制订训练计划并坚持不懈努力,相信在高考中就能发挥上佳水平,取得好成绩。平时训练要有意识地对试题类型进行分类,并选择使用正确的解题原则进行解题,到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Vandergrift,L&Goh,C.C.M.TeachingandLearningSecondLanguageListening:Meta-cognitioninAction[M].NewYork:Routledge,2012.

[2]张正厚,吕磊.语言水平和听力理解困难关联性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3]邹晓华.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