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9
/ 2

我眼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尹笑林

亳州市谯城区薛阁小学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对此基础打不牢,进入高年级读书、作文将是一纸空文。面对此现状的客观存在,笔者将从养习惯、凸四点、抓关键三大环节入手阐述。

课前预习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教会孩子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孩子被动学习。”过分依赖家长的陪伴,将会制约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所谓的“陪读”将是一种“羁绊”,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确有一定的哲理,我们的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基于如此,我让他们课前预习,对于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让其家长辅助,以后逐步放手。有关书写的生字,特别是难写的,我让他们制作生字卡片,要求上注拼音,下组词。这样一则可以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二则可以引导他们查资料完成任务,让他们充分尝试查资料或工具书而获取生字信息的乐趣。有的孩子还用彩笔在字卡上绘上自己所喜欢的图画,让他们真正地去感受并欣赏自我,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基于对生字卡片制作已获的信息,接着让学生试着在课文后“我会认”生字上,用本子遮住上面的注拼音,在对应的下面注上拼音,下组词,结束后可以让孩子对照下注音的对错,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逐步让家长放手而轻盈自如。然后就可慢慢地去试着读课文了,让孩子边读边划出有关生字词,也是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这课,“早、书、刀、尺、本”这几个要求书写的生字,我在课前就预设了制作生字卡片的作业。上交的作品新颖别致,主题鲜明,美观大方,彰显了亲子活动的魅力。在双横线内的“识记生字”,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且旁边都有家长的激励性评价。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孩子们却把这种学习方法养成了习惯,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自主合作学习亮美点

教学伊始,教师让孩子们各自展示生字卡片,同桌交流检查正误,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针对新颖、美观、实用的作品给予当场表扬。同桌交流检查,可以采取评议的方法,与此同时无形中掌握了生字。有生疏之处,同桌再互读比赛,孩子自主合作学习得起劲,而教师在一旁只是轻轻点拨,如同鼠标轻点网页,这种教师角色的轻盈转变,正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如在《日月明》这课,学生们拿着他们心爱的卡片,竟然玩起了组合、拆字游戏,笑得不亦说乎。一个“日”,另一个“月”,居然合并后去找其他一个学生的“明”,三位学生到一块儿争先恐后地说个没完没了。有的学生在“心”字卡片里,制作了“爱心”图案,让人温暖备至。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觉来了个“课文朗读”对阵,“红色方阵”和“蓝色方阵”各不相让,争着主角的阵地,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了合作,领略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情趣。

检查预习找起点

学习通过自主识字,不但初步读准了字音,而且感知了字形。作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有针对性地检查自主、合作识字的情况。常规情况下,教师可出示生字卡片、生词、长难读句子,指名检查认读,做到心中有数,为找好教学起点做好了准备,这样也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实现了教学功能的综合化。最后,再指名几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孩子仔细听,而后纠正读错的字词并评价。此时的教师也在无形中找准了教学的起点,给予及时的指导,达到“该出手就出手”的境界。

探索识字凸重点

对于课本“我会认”的生字,重点教法在字形,也就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随文识字不像韵语或字串识字那么有规律,所以,要从每个汉字的本身特点出发,教师且不可先去讲,主要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尊重他们自己的记忆方式,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恰当的方法引导。作为教师,要引导教给孩子识字的策略和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编字谜等,让孩子们自主发现、探索识记字,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课堂,但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调控,避免漫无边际的无效教学。如在《坐井观天》这课,“井”加一加变“讲”、“渴”换一换变“喝”、“答”减一减变“合”等,接着的一个猜字谜让课堂热闹了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确实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者。

指导写字抓要点

教师要把写字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认真写字养成的良好素质,必然对其他课程产生良好影响。针对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字,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黑板上板书的每个字,教师都要认认真真地写好。2.观贴、描贴、写贴、师导。我们应该知道,其实课本“我会写”,就是一个标准字帖,而且是方便自然的,无需再次让学生浪费资源。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间架结构,让孩子们感到汉字字形的优美,从美中产生描临汉字的欲望,进而在该字空格里书写。这样由观贴到描贴,最后到写贴,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完全符合孩子的认知顺序原理,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教师针对难写易错的生字,黑板板书指导并让学生书空,而后再让学生在下面写两遍,以便巩固。

合作、复习、描贴是关键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道出了复习巩固的重要性。在语文识字学习中,尤其是预习、掌握知识点以后,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复习是加深记忆、巩固旧知的妙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对刚所学生字,教师要引导孩子认真复习,特别是“我会写”生字,要利用课余时间,让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认真听读默写,并互相交流评价。如部编版本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一课,可以让同桌交流学习。一位同学发问:“黄山奇石”的“奇”表现在哪里?引发对课文知识的回忆,也可让周围的学生参战。或“说一说”,或“读文赏析”,或“方队对阵”,这教师的课前“一石”定会激起“千层浪”。不觉中,识字、读文、答问演绎了这“千军万马”的活跃气势。悠闲之余,有的孩子竟然拿起自己的笔,用心描着田字格里的生字,展示着自己称心的得意之作。利用这种方式,也是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更能让他们感受合作精神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健康成长。

总之,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惯性养成是基点,凸显亮美点、找起点、凸重点、抓要点之四动点,紧找关键,直奔终点,回归诗意语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