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环导学”的前置学习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运用“五环导学”的前置学习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

刘美容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 511338

摘要:“五环导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五环导学”活力课堂这种课程改革方式能较好地打造有效课堂。其中“五环”是指按照“前置学习—精讲析疑—互动交流—分层训练—拓展总结”五个环节开展教学。其中前置学习主要体现“导”: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引导性的、能抓住新课知识主线的问题或题目,让学生课前在“导”的帮助下对新课的内容进行先学,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达到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效果。

关键词:五环导学;前置学习;课堂;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课程理念的转变,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我校这几年实施“五环导学”活力课堂课程改革研究。通过研究实践后我发现“五环导学”的前置学习对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有较大作用。

一、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前置学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是有目标性的指向预习。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让学生参与前置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在有知识指向性的前置学习中产生不同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习空间,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与教师有效互动。

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课前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以前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去预习,并在课堂交流中用实际表现出来前置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学生会发现以前学习的运算律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并且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先算,再算,最后算;同级运算按的顺序进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里的。然后在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问题:1、5ebc9fae59494_html_5c0785c17c8f3879.gif 2、(-7)×(-5)-90÷(-15)等题目中有学生指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所以(1)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能用简便方法的就用简便方法。这样的交流带着大家走向了另一片天地,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素材。

数学重练习,练习重理解。课堂教学是学生理解的基地,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点,课前布置前置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相关素材,学生在前置学习中针对知识准备了相关的素材,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进行理解和交流,进而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

例如,在《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教学中,课前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

1.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是什么立体图形( )

5ebc9fae59494_html_43c7a1a77c9216ad.png

2. 如图,有一个几何体,5ebc9fae59494_html_c94c57605adbec04.png 请画出5ebc9fae59494_html_9b70e70020d84a3b.png 从不同方向看它的平面图形

(5ebc9fae59494_html_e65a2d951ca6d079.jpg 1)主视图:

(2)左视图:

(3)俯视图:

3.找出生活中的规则物体,画出它的三视图。

5ebc9fae59494_html_c758579fe6e5d300.png 对这三个问题,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收集了相关素材。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素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得,随着学生的相互补充,立体图形三视图的特点逐渐勾画出来,学生理解并建立起立体图形三视图的空间思维。在这样的基础下,再引导学生根据三视图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由图示数据求出其体积与表面积。(单位:cm)

这样,学生有了之前搜集的素材为基础,在相互交流补充中进一步理解了知识点,在理解三视图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针对重点,打造有效课堂

在前置学习布置针对重点的预习作业,能推动课堂高效化。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同,在课前、甚至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教学重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融入课堂、突破重难点,我采取在课前提出几道针对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初步接触这些知识,为攻坚课堂教学难点打下基础,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和工程问题)》的教学中,课前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填空:

(1)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若要配套,则大齿轮总数:小齿轮总数=____∶____;

(2)一个瓶身与两个瓶底配成一套,若要配套,则瓶身总数:瓶底总数=____∶____.

2. 甲单独完成某项任务需2天,则甲的工作效率为____;乙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3天,则乙的工作效率为____;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____.

3.解方程:

(1)4 ∶(x-1)=2 ∶3(2)=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前初步接触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在课堂上不会束手无策,通过前置学习找到突破口来攻坚学习难点,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高效的前置学习能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前的尝试、思考、探索、学习的前提下,推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实现引导、理解、交流、互助、总结,达到课堂教学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成功.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科学中国人》2016.5

[2]生本教育——不只是一种模式.《中国教育报》2001.1.8

本文系课题名称:《初中数学“五环导学”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ZC20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