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时代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策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新阅读时代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策解析

王方立

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 浙江湖州 313300

摘要:自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前进步伐。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来填充自己,这对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冲击。因此,学校图书馆应该结合新阅读时代的特征来调整服务对策,提高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在新阅读时代下学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创新和完善图书馆服务。

关键词:新阅读时代;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对策

引言

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知识量,还可以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增加师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图书馆创新和优化服务,可以引导师生进行思考,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图书馆应该结合新阅读时代的特点,去创新和优化图书馆服务,通过服务去对师生进行阅读引导,促进师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1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文化传播、信息传递、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只有保障各项工作的畅达,才能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实现文化富强的目标。学校图书馆虽然在规模和书籍的储备上不如公共图书馆,但是在专业书籍的保有量上是能够保证的。读者服务是学校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包含了采集、整理、分类、归纳等多项内容,可以说是化零为整的重要手段,其价值不仅在于信息的归档,更在于对于研究的支撑,所以,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运行的基础性保障。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图书馆工作也进入了发展的深水区、攻坚区,在这种关键节点中,发展工作更需要思想的引领。通过构建现代读者服务体系,提升知识的渗透效果,有助于发挥知识的引领作用,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提升阅读服务效果。作为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重视到现代读者服务工作的积极意义,探索构建新型阅读服务工作模式,提升工作的精准程度,有效渗透知识,在潜移默化间实现教育目标。在探索工作创新中,要坚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同步推进,通过融合多样化的工作理念,提升对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综合效能。面临不断发展的社会,以及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

2学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2.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年纪普遍偏大,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较轻松,长期安逸的工作环境造成他们没有去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动力,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高。同时,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有限,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解决师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根据师生的需求去增加图书馆资料,导致师生不愿意去图书馆进行阅读,降低了师生的阅读积极性。

2.2图书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有待提升

学校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程度日益提高,需求种类逐渐丰富,图书馆作为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阵地,其资源类型与服务内容也需及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广泛收集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偏好与需要,从而对图书馆的相关部分进行更新与改进,提高学生满意度。但学校图书馆往往在信息的交流上略有落后,与师生的互动性较差,比如学校图书馆缺乏明确的“读者信箱”“读者意见栏”等设施,在图书馆网页上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也缺少专人管理,无法有效解决读者提出的问题,了解读者的需求。同时,学校图书馆缺少对读者提出建议的鼓励机制,由此导致读者交流的主动性降低,从而使图书馆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读者需求,做出相应改进。

3在新阅读时代下创新学校图书馆服务的措施

3.1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我国学校应该根据新阅读时代的发展来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首先,学校应该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关键,重视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图书馆管理人员去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其次,学校要加大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图书馆的信息基础设计,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基础保障。最后,学校要完善图书馆的网络设施,建立数字化的阅读渠道,保障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资料和书籍。

3.2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结构

新阅读时代,读者阅读方式以网络阅读、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方式为主,对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提供载体存储空间、服务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数字化馆藏资源成为馆藏资源的主要载体。读者对馆藏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要求学校图书馆应当加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存储建设,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重点地加强信息资源的特色。学校图书馆要不断优化馆藏信息资源结构,提高新媒介传播信息资源所占的比重,以满足读者对实体馆藏文献和数字馆藏两种阅读内容环境之间的变化需求。学校图书馆应逐渐完成将纸质文献转化数字化信息资源,满足读者电子化阅读的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因纸质图书良好的阅读体验,依然得到读者的青睐,而对于学习需求比较强的读者则更喜欢阅读电子论文资源。那么,学校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建设时,就应当针对读者的需求,把数字化的重点放在电子论文资源的建设上,完善便捷检索的图书馆操作系统,同时不放松纸质图书资源的整理与更新工作,着重突出有学校学科特色的馆藏资源建设,为读者提供学术性与知识性阅读信息资源体系。

3.3创新知识阅读方式

对于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读者来说,纸质书籍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已经不止于书面阅读了,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尤其是电子图书的资源越发丰富,更多的人选择进行网络阅读。针对这样的现实,图书馆也应创新已有的阅读方式,让素质教学优秀读物成为高中生的掌上书库,所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促进阅读,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新型阅读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活动,让知识从书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在交际的同时能够分享个人的价值与理想,并在组织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差距,找准不足,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来填补这些缺失,达到求知、探索与补充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读者的需求,尤其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让知识更好地利用到实践当中,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结语

图书馆作为学校学生活动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学校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仅为师生提供海量的文献资源服务,更直接或间接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质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建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就必须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高对于图书馆创新服务的认识、从顶层架构规划、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学校图书馆只有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服务影响,才能适应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环境,与学校同发展,与时代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石乃月,马迪倩,穆祥望.“双一流”视角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发展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3):10-15.

[2]胡杨.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策略研究——以山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278-280.

[3]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刍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1):5-12.

[4]吴骁军.新阅读时代高中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对策[J].魅力中国,2019(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