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时政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分析

吴桂琴

仪征市新城中学 225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逐渐提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教学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将时政材料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们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成为一个合法的公民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将时政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为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帮助。

关键词:时政;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展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能够带领青少年们认识更多法治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们早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有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并未涵盖相关内容。因此,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时政材料,利用时政材料强化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政材料一般都是当下社会中的某些现状,具有时代特色,材料内容的丰富性也能够拓展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范围,便于学生理解当下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使初中的政治教育发挥针对性的教学价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时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往往在一些常见的时政事件里,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给学生们在意识层面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的时政现象中,蕴含着《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借助这些时政信息,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与理解道德法治的理论知识,起到更高效的教学作用。

有助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们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处于形成过程中,周围的各种现象都会给学生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是教育部门重点展开的政治课程。但教材中过多的理论知识,以及过时的政治案例,给学生们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够明显[1]。而当下社会中比较普遍的时政现象,将其与道德法治课程进行结合,主要利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们树立更为正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初中学生们的法治意识

在一些社会新闻里,青少年们因为“无知”而犯罪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与他们自身具备的法治意识密切相关。只有正确和多样化的法治意识,才可以帮助学生们避免走上歧途。《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的时政事件之间进行结合,将其以生动的形式讲述给学生们,能够借助时政事件和道德法治理论知识,帮助青少年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逐渐懂得法律,了解法律,更学会用法律去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继而成为一个合理合法的新时代公民。

强化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塑造

现阶段,我国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广泛施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引领下的教学环境下,国家重点加强了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培养,致力于从全面的教育方向,帮助学生们塑造健全的人格素养[2]。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这节课程与时政的结合,为强化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也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推动力。

将时政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路径探索

对于初中学生们而言,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常常显得比较艰难。该课程中理论内容占据比例较大,学生们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知识吸收能力也有待提升,使得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然而,将时政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融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便能够巧妙地化解这种学习中的困难,带来高效的教学效果。

选择恰当的导入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将时政材料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具备一定的兴趣,才能够有显著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便要选择适当的课程导入形式,让所选择的时政事件,与道德法治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恰如其分地发挥时政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3]

比如,《网络改变世界》这节课程内容,在学习时,先带学生们认识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再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关于当下“网络红人”李子柒的成功之路。要让学生们正确地看待李子柒借助网络走红的行为,使学生们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避免出现盲目的现象。这种融合了故事性色彩的时政事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学生们看到网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合理选择时政材料,提高学生信息接受能力

初中时期的学生们对各种时政事件的理解能力不同,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合适的时政材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挖掘出时政材料的教育价值

[4]

例如,在《敬畏生命》这节道德法治课程中,老师可以从现实里提取出一些积极向上、热爱生命的案例,和不尊重生命的案例,将两者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两者存在的差异。并告诫学生们要以“敬畏之心”看待生命,对待生命要树立尊敬和爱护的心态,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设定针对性的时政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意识

素质教育中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帮助学生们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意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给学生们设定一些具备针对性的时政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之间对该问题的分析和交流,深化教学主旨。

比如,教材中《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课程内容,对法律的重要性进行了讲解。老师可以提出社会中常见的“偷盗、抢劫”案例,让学生们对此展开思考,并从中分析法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如果没有了法律,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他们自身的思考意识便得到了激发,对法律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

全面分析时政案例,丰富学生道德法治知识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练习过程中,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断交流和探索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进步的基石。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对当下的热点时政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加强他们对类似时政事件的认识,以此来为学生带来丰富的道德法治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为青少年们早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基础。时政事件与该课程的融合,更能够体现出道德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该种教学形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作为教师,便要不断丰富自身的道德法治理论知识,掌握更多代表性的时政资料,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穆宇虹.略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65-166.

[2]高志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30):285-286.

[3]宋建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264-265.

[4]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OL].中国培训.2017,061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