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改同行 ,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与新课改同行 ,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方文强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亭亮中学 532502

摘要:在面向新课程教育理念逐步渗透与践行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不仅注重对于常规教学任务的落实与完善,也在结合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策略。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如何与课改同行,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展开探讨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代化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教学质量;

一、当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研究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落实与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教师开始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优化模式,旨在通过教育领域上的有效革新与优化,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及质量。尽管新课改理念与政策推行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农村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农村地区仍有部分政治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桎梏无法有效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优化和革新,进而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贯彻执行能力较弱,教学优化和教学创新落实不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其次,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留守儿童居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教育缺失,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危险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健全品性和正确价值观念与取向的重要时期,这种家庭关爱上的缺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使得大多数初中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自我约束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农村初中政治课程展开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性,致使整体课程展开呈现出滞后性现象,使得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呈现出与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脱节现象,进一步影响了当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上的提升。

二、提高农村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相关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想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阶段具备较强的个体自主性和自我性,渴望对于课堂教学进度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主导和掌握。而大多数学生在对于初中政治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因而在学习群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进一步降低了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在开展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于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的渗透于教育过程中,要借助当前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其进行形象化教学,在有效增强学生感官感知能力的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并调动初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后续初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驱动力。

(二)以政治课程平台渗透情感教育

在对于当前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展开研讨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为留守学生,其在家庭成长和家庭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约束感,在长此以往的心理关爱缺失下,必将会影响学生的政治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因此在面向这一问题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对于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基本情况进行考量,在课程展开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师生互动环节等过程,有效借助政治课程平台渗透情感教育,弥补学生由于家庭关爱缺失而造成的自身个体发展上的个性缺陷。例如在教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初期阶段提问学生“你知道我们公民拥有哪些权利吗?”、“是什么保证了公民权利的正常行使?”有效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探索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纷纷起来回答问题,教师其实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和正确度进行肯定和鼓励,有效实现了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自信感。在利用政治课程平台对于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抚慰了农村声音留守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进一步调动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更深层次感悟。

(三)加强政治课程正面实践教育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要求对于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侧重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夯实,更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要点归纳总结政治知识体系框架。尤其在农村学生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自我学习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实践案例,以正面的实践教育,有效加强农村初中政治课程教学影响度。例如在教学“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时事热点对于先进道德模范案例进行讲述,并在基本案例讲述之后,对于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化。都需要启发学生,明晰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留白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正面实践教育的案例,对于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梳理。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贯彻了新课程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由学生自主梳理框架构建政治学科体系框架,不仅有效深化了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更在调动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初中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课程在课程展开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良好心性品德,也要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使其树立并养成终身学习的目标和习惯,需要教师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在面向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逐步推进与践行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以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光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有效弥补农村地区在地势和教育资源上的匮乏,进一步提升农村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探索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J]. 张文亮.  名师在线. 2020(06)

[2]浅谈让政治课堂“活”起来的几点方法[J]. 张英海.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7)

[3]对开展“互联网+”思想政治课堂的思考[J]. 韦晓宁.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