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道德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道德教育初探

李美清

广东省 化州市南盛街道乐堂小学 525126

摘要:在传授给小学生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育人工作的开展。在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落实好德育工作,若是想要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学生诚实守信、讲文明等优良品质,德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道德教育

在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内容的重要步骤。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管理班级以及进行班级教育的工作时,要充分地将德育教育工作内容融入其中,抓好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1.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这是孔子认为的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所记载之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所述道德修养,等等。从古至今,就一直很重视道德的培育。小学生,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德育是小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提升小学生的人格品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起着尤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小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时间最为长久,彼此接触的频率较为频繁,班主任负责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最多的,因此,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生学习时,平常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意识,在管理班级以及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做好表率,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让自己成为每位小学生心中的榜样。

  1.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原因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之下,传递书本的基础内容是学科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德育教育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指引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使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还有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幼儿园这段时期开始,就要进行德育工作,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才刚刚开始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质,这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对这个阶段的德育工作予以重视。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不仅要贴合素质教育的背景,还要推进文化课的进程,给未来高素质人才打好坚实的道德基础。

  1.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1.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就应该明白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去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体谅学生。在小学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较为特殊,自尊心比较强,心灵比较脆弱敏感,更加需要老师、学校和家长的理解,尊重,还有呵护。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把班上的小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这样才可以把内心真挚的热爱以及真诚的关怀给予学生,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构建起和谐平等的关系。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管理班级工作时,要对每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会出现偏心的问题,更不能用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予以关注,然后过分地苛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有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以及被尊重的感觉,才会主动听从班主任的教诲,从而使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1. 采用巧妙合理的批评方式

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当中,班主任要适当地注意批评学生的方法,秉承先扬后抑的原则,在批评学生时,语气不能太强烈,态度不能太恶劣,用词要得当。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会遇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对他们的批评方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语气,还有语言的技巧,合理巧妙地运用言辞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赞扬,然后再针对性地根据问题,提出学生存在的错误以及不足之处,要注意语气要温柔婉转,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进行认真地反省,使学生心服口服。另外,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直接批评,否则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还会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抗拒,反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1. 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密切沟通

要想做好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对小学生而言,要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更需要学生的家长互相地进行配合工作。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进行配合关系的时候,应该要互相之间充分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想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基础就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教育目标要保持一致。班主任要在学生家长面前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周期性地进行家庭访问,把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日常情况通知给家长,让学生家长充分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的日常学习状态,以便使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地顺利进行。

(四)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要想落实好德育工作,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德育教育。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地革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开展更多多姿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还有心理状态来组织各式各样的教育主题活动,把爱国主义以及诚信法治,安全教育等问题作为活动的主题,通过各种有意思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或者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道德的实践活动,前提是保证小学生必须安全的基础上,让小学生接触社会,比如,一起去校外拾垃圾,收集废旧老化的电池或者去郊外种树等等活动,让小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

(五)选拔优秀的班干发挥领头作用

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小助手,班干部可以帮助教师收集作业、管理好课堂记录、协调各种班级活动,所以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有意识地提拔班干部,在其正常学习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班干部协助班主任一起来管理班级学生,推动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活动。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拔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出班干部的协助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竞争选拔的方式或者自我推荐的方式进行考核,进而选出最符合要求以及最具备能力的班干部。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自己班级具体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相关的规章法制,可以确保班级的德育工作顺利进行,还可以使学生在担任班干部时让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小学是最为初始的阶段,也是尤为关键的阶段。小学阶段的生活以及学习状态对未来的发展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校进行学习活动中,班级是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活动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以及领导人,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身为班级的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灵活思考,总结问题,合理地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隆秀琼.优化班级管理 实施道德教育——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54.

[2]王阅虹.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42.

[3]李伟娟.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51.

[4]徐金锁.小学班主任道德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途径[J].甘肃教育,2018(12):25.

[5]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