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教育的意义分析及其继续教育中的维护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教师心理教育的意义分析及其继续教育中的维护策略

黄昭君

深圳市明德外语实验学校广东省深圳市 518104

摘 要: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国家良性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不断强化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心理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期望能够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心理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心理健康

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加强人格品质的培养、提升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重视。影响教师心理状态的因素很多,需要突破仅仅依靠自我维护的单一方式,从社会、个人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心理健康维护。从现阶段实行的教师继续教育来看,教师心理教育的全面维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优化,使教师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积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项压力,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完成教学任务。

1坚持以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作为继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性质上,属于师范类教育,强调教师综合素质的持续性培养和教育延伸,从社会发展、文化内涵、科学技术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符合教育教学水平的客观需求。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了教师修养、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五项内容。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继续教育常把心理学知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关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缓解心理压力、调试心理状态等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教师继续教育的推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健康,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2增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比例,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继续教育主要以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主要课程,心理基础方面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内容。即使如此,课程比例较少的心理学教育中,也主要采用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传授方式,以如何教好书为教育宗旨,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今急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不能充分认识到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教师的重要性。

教育继续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培养多种类型的教师,普遍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力。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年龄层次、职称级别、学科类别的不同,都会造成教师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继续教育课程必须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使课程内容覆盖教师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自信心训练、心理卫生常识等多项内容,从而将培训、研究方向深入到教师的方方面面,推动每一位教师建立较强的情绪意志和自我防疫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新一代的优秀教师。

3关注教师自我调适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提升教师继续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重的压力环境下,教师必须及时地调整自己,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使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不同的状态得到合理安排,以保障高效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地加入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从而自身的降低大脑负荷,维持心理的健康状态。同时,自我调适的开展,必须以充分认识自身能力和客观现实情况为依据,做出准确定位,制定更加适宜的发展目标,正确认识乐观、努力与优秀成果之间的积极关系,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建立积极向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护心理健康状态。

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人更加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维护和保障人际关系的基本型条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性较强,不利于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增强了教师本事的自我封闭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和挫折,就更加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中,要从加强教师交流、合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培养每一位教师的沟通能力,以开放性的心态,信任他人,在沟通、交流中获得周围朋友、秦人的亲近和支持,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项压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良性发展。

4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认同感,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维护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心理上的独立,自身的价值观不由外部决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接受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已有的歪曲认识,积极缩短自我条件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

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目前,许多教师对自己选择的身份,不能完全接受,自我评价也就不具有准确性。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对教师的自我意象进行调整,纠正其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准确认识教师职业,增强自身的认同感,确保自我评价过程不受外界影响、不被经济条件和政治地位而动摇。

5构建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教师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现阶段,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已很普遍,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装的一个专门的心理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机构中,也可以此对照,以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常设机构,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以继续教育原则为指导思想,提升心理辅导计划的合理性,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的方式,确保心理辅导计划的顺利推进。针对教师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情况,应及时配合心理医生完成诊疗,对日常的工作、学习也可以适当地给予科学指导,从而缓解教师的心理情绪,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6结束语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水平。现价段,国家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教师的综合素养成为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心理健康也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热点关注话题。教师只有维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使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保障社会环境的积极、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董玉霞.高等继续教育与全日制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9,39(11):6-10.

[2]龚维江.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214.

[3]林贤.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评论,2018,(3):111-114.

[4]马志青.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心理阻力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教师,2015,(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