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问题法进行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1


如何运用问题法进行数学教学

孙华东 杨丽

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金庙初级中学 湖北 南漳 441500 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凤凰中心小学 湖北 南漳 441500

“问题法教学”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自主发现应得的结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一、划分问题的发现过程,确定教学要求。

要以教材中某一知识或问题为中心,要求自提出问题开始,至实现了对这一知识的发现、验证、巩固和运用的整个教学过程。

二、严密组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发现活动。

发现过程可分为准备、初探、交流、总结、运用五个步骤。

例如,分式方程这一节的教学步骤:

1、划分问题发现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求学生会解分式方程,而且能找出产生增根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与概括的能力。

2、发现过程中的教学步骤。

(1)准备。出示一个方程:5ff2bd957d6cd_html_bdad209678315567.gif ,问这是什么方程?怎样求解?这是在“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一节课中解决的问题,请自学教材,同时思考三个问题: ①什么叫分式方程? ② 怎样化分式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③在解分式方程中产生了哪些整式方程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又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探索要求: a.钻研课文;b看懂例题,傲好习题;c.提出你认为必须重点讨论的问题。

(2)初探。学生用20分钟自学教材,做了三道习题,并围绕"去分母”与“产生增根"等问题开展了积极 的思维活动。教师不断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点拔思路,使学 生自己动脑解释问题,纠正错误,排除障碍。

(3)交流。①由三个学生板演三道习题,也由其他学生修正补充; ②根据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叫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字母”与“分母中含 有未知数"哪一种对?为什么要检验?为什么会产生增根?是不是每一个分式方程都会产生增根?如果有增根的话必是什么数? 通过讨论,学生对“分式方程"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总结。由学生概括成以下问题: ①分式方程和增根的概念; ②解分式方程或方程的步骤; ③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

(5)运用。让学生解题:k为何值时方程5ff2bd957d6cd_html_8860f72075a0588d.gif 会产生增根?

.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法学习的情境。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学习是一种十分紧张、艰苦并且有很大情意倾向性的劳动,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使他们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 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发现学习。防止不必要的插话,烦琐的讲解来占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观察和交流探索成果。教师还要 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当学生提出精辟、独特的见解时,要热 烈给予赞扬与支持。教师要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 生,允许他们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总之,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由此可见,在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下,在问题积极的引导下,学生能主动高效地发现新知,摆脱教师在单纯使用讲授法时所处的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