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蒋星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第五小学 465350

摘要:汉字书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定性,更是对传统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汉字的书写往往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字如其人。因此,在小学阶段奠定语文基础的时期当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汉字书写能力;小学语文;培养策略; 

引言

在中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汉字字体,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行书、楷书、草书等等,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楷书才是正确的培养汉字书写能力的方式。但就目前而言,学生写出来是却并不是标准的楷书字体,更多的写成了所谓的“行书”甚至“草书”——只是字迹潦草而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练出一手好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极为重要。

一、因势利导,增强学生规范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一大主体,而在汉字书写过程中,教师也应纠正学生写字,防止学生养成不太良好的学习状况,让学生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也未能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内,教师应和学生共同改正,不断前进,养成极为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书写习惯背景之下不断努力,不断坚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唤醒学生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同时,教师也需及时反省自我,以新时代的教学理论迎接目前挑战。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做好规范,写好钢笔字、粉笔字,带领学生牢记汉字书写重要性,将汉字文化真正融入于学生大脑之内,让学生感知汉字书写。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也极大鼓舞了学生,让学生了解了汉字文化是汉字书写的规范,成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组成成分。同时,教师也应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以更为严谨的态度面对小学语文汉字书写。例如,在书写希望的“希”这一字时,由于该字一共有七行,涉及横、竖、撇、捺等结构,在教学时,教师应将该字进行特别讲解,将其划分开来,把它书写在黑板上,给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在纸上进行练习。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具体书写情况,了解全班学生总体状况,做到有错必纠,有错必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学学生,让学生分清笔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有意义的帮助学生完成规范学习。

二、学校需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并开设书法课程

“术业有专攻。”对于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书法教师、开设固定时间的书法课程。专业的书法教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并且通过不断地训练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最终对书法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述书写技巧。以“回”字为例,在学生刚接触这个生字时,非书法专业的教师可能是按照笔画顺序对这个字进行简单的笔画教学,让学生按照“竖、横折、横……”的笔画顺序书写,但如果由专业的书法教师执教,其笔下的“回”则别有一番风味:竖、横折(钩)、横。这个“钩”虽然不是固有笔画,但在竖后用惯性将笔向上一提则会使该字变得活灵活现,更为美观大方。“十年磨一字”,学生写好生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学校需要开设固定时间的书法课程,如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书法课是培养学生情操的课程,笔者认为,固定时间的书法课有利于学生打好写字的“持久战”,使大家在固定的模式中形成准确的写字方法。同时,固定的书法课还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书写中的问题或指正其中的不足,从而让学生的书写能够快速进步。

三、重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笔画走势

在开展书写教学时,仅仅依靠多媒体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整节课都是播放视频,那么这样的课很容易就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而想要让书写课变得有趣,教师的趣味性讲解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盛”字时,教师就可以说“这是sheng,第四声,也是cheng,第二声,当念cheng时表示的是盛东西,例如,说盛饭等等,这样的话,下部就要大一些,才盛得稳,所以这个字的结构是上小下大的,同学们可以记住吗?记住的举起你们的手让教师看到哟。”这样的话,有问题,学生就会有思考,教师问问题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过程。而趣味性的讲解更是可以让学生用更短的时间记住字形,进而让学生对汉字学习有更大的热情。而在讲解时,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学好笔画,因为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笔画顺序也是极为重要的,有时候笔画不对,但是已经养成习惯了写出来的字就是很丑的,想要改正的话就必须对笔画顺序进行重新学习,这样的话又比较费时费力,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教师可以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将笔画顺序讲解清楚,至少可以将一些简单的规律讲解清楚,例如横竖撇捺是按顺序说的,写字时先横再竖,先撇后捺,而写一些包围结构以及半包围结构的字时就要注意先里后外,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比较清晰的讲解中对汉字书写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言传身教,做好自身示范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说学习汉字时学生是主体对象,那么,教师就是汉字学习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引导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地位,以更强的标准要求自我,认真做好备课。在备课途中,教师应仔细观察教材内部的一些亮点、难点,将此重难点进行总结,以更为浅显的模式讲解出来,加深学生理解。同时,教师更要要求自己写清每一道笔画,在书写汉字时保持规范的握笔姿势与坐姿,让学生感知教师魅力。坐姿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乎着汉字书写力度,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视力。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过多学生采取错误坐姿,为此,他们的视力也下降得极为严重,教师应规范学生坐姿,在学生产生错误坐姿时,及时纠正,监督学生写字,要求学生维持正确良好的坐姿习惯,保持学生背、胸挺直,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之间感知写字魅力。

五、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不断调节气氛,保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比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将书法的练习与游戏结合,给学生一些卡片,让学生在上面写上自己喜欢的字谜,然后教师选取书写端正整齐的卡片,让全班同学一起猜字谜;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如王羲之的“墨池”,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的故事;教师可以制作书签,让学生在书签上玩汉字接龙的游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教育时,汉字的教学同样不容忽视。汉字的书写要求比较严谨,一笔一画中都有它的内在联系,而在学习时,学生既要感受到汉字书写的魅力,也要掌握好汉字书写的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一手真正的好字。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则更需要借助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对汉字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对汉字的认识,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好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雨.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82.

[2]路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汉字书写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林芳梅.规范汉字书写提高语文素养[J].科普童话,2019(46):71.

[4]苏延飞.规范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11):13.

[5]龙洁.提升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方法与实践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