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制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分层走班制用于初中 英语写作 教学中的探讨

方芳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

科学分层是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前提,在科学分层中,主要是对学生群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能力要求等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作为整个分层走班制实施的要点,所以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发展方向等进行研究,把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具有整体英语水平高和写作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只是按照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来学习,已经难以满足其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确保所选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使得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而B层次的学生为中等英语水平,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选取教材即可,主要是注重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注重旧知的巩固和新知的认知。而C层次的学生则是英语水平较差,主要是选取知识难度不高和基础内容即可,但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例如在材料提供的写作背景中,就知识目标而言,C层学生主要是掌握信件的基本书写格式,B层学生主要是在C层学生的基础上,以完整的方式完成写作。而A层学生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应精通运用相关的短语和句子丰富作文的表达。就能力目标而言,A层学生主要是将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并应用于英语写作,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B层学生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C层学生主要是通过写作能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当进行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就需要进行班级编班选择,因为只有合理地进行班级编排,才能确保分层走班教学得到顺利实施。因为初中生成绩分布具有两头尖和中间宽的特点,所以班级分层走班并非分得越细越好,为确保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得到良好地保护,这就需要切实注重尖端学生细化分层,中等与之下学生则弱化分层。具体的做法是把5个行政班作为一个单元,分为A1和A2班与三个平行班B班,这样每个层级的梯度小,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使得学生参与挑战的决心得到刺激,那么在C层次班中应适当减少人数,并选取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其相应适合的班级,而C层次的班级则是针对英语写作基础薄弱和写作兴趣较差的学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动态走班、分层走班制的层级并非固定不变,在分层之初,当学生对分层不满意时,需要及时地调整,注重灵活管理走班,而在后续实施时,则在期中和期末做好层级定期调动,且调整间隔时间不能太短,当然还能在期末在考量教学效果后,对层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再开展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而学生人数调整主要是结合实际来分析,并在调整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做到动态调整与合理分层,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状态下学习英语写作知识。

要求学生能清晰、全面地表达要求中规定的要点,不遗漏重要信息。针对B层学生而言,属于提高目标: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系统、自然地组织整篇文章。同时,学生应能正确使用连词,以保持整篇文章的连贯性。针对A层学生而言,属于发展目标:除上述要求外,到本课结束时,学生不仅要能用更复杂的句子写出流畅的作文,而且要能运用合理的想象力,深入挖掘自己的想法,补充适当的要点。就情感目标而言,在这节课结束时,学生们应该从这些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品质,学生应该学会开阔视野和知识面,更多地了解名人。

1.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并使用一些重要的词汇,如warm-hearted , generous , selfish , out of work等。让学生掌握并使用定语从句(where,why,why,prep.+which/who)难点:让学生了解写一篇关于一个描述名人文章的基本要素,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眼中的名人,并写出一篇短文。

2.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步,预热(3分钟)猜谜游戏:根据教师的说法描述。学生猜猜这个人是谁,掌握形容词来形容他们,包括:孙中山,比尔·盖茨和我们的父亲。

第二步:写作前。

任务1.头脑风暴(2分钟)

课文的描述是关于纳尔逊的曼德拉第一个活动是让所有的学生分组讨论在描述一个名人时应该包括哪些个人方面。分配A层学生做计时员,B层学生做记者,C层学生做记录员。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成员。还有A层学生容易主导讨论,C层学生可能觉得没有必要参加讨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他们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讨论。这个有助于引起他们的兴趣。

任务2.演示和展示(2分钟)

请一两个小组介绍他们的小组答案。将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他们检查他们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在描述一个名人时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任务3.提问(2分钟)

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三个不同的问题:对于C层学生问题是纳尔逊·曼德拉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对于B层学生的问题是纳尔逊·曼德拉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对于A层学生的问题是你能用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和短语来描述纳尔逊·曼德拉吗?这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水平。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他们在正确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满足感。

让学生分组写一个大纲。之后再进行讨论,教师从一个小组中随机挑选一个B层学生,让他做口头报告,教师把报告结果写在黑板上,让A层学生核对大纲。之后教师向所有的学生展示大纲:①大纲标题:纳尔逊·曼德拉简介。②第一段:介绍他的个人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和出生地……③第二段:他的优秀品质和成就,你对他的看法。

这主要是为了减少B层和C层学生的写作难度,使他们有机会求助于同龄人,帮助他们克服单词、短语、句型和意见上的困难,为以后独立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向学生展示一些他们可能在写作中使用的单词和短语,向学生展示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以降低他们独立写作的难度,特别是C层学生。

第三步:写作(20分钟)

给学生20分钟完成写作。要求A层学生在不参考参考书的情况下完成整篇作文,必要时可以查阅课本和词典。同时,当C层学生在完成作文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完成写作后,要求学生检查自己的写作。这项任务的主要目的是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标准。A级学生被要求独立写作,而B级和C层学生可以得到适当的帮助。

第四步:批改(3分钟)

按照高水平学生批改低水平学生作文和低水平学生从高水平学生作文中学习的原则,提高A、B层学生的批改能力,进行互评学生。提高B、C层学生的模仿和参考能力。

第五步:报告和反馈(2分钟)

学生报告他们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错误。面对全班同学,教师引导学生改正这些错误。教师进一步强调正确的用法和形式,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分层走班制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确保学生得到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各自所喜欢的班级中进行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