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口腔护理专业招生及培养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我国口腔护理专业招生及培养现状分析

吕承诺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对口腔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高质量的口腔服务模式及培养21 世纪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成为护理的发展方向。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护理事业的发展,口腔护理教育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能

独立担任口腔疾患的护理、预防和健康教育。随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口腔“四手操作”的大力推广,口腔专业护士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愈加突出及迫切。本文就我国口腔护理专业招生及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行及加大口腔护理专业的招生及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 口腔护理; 招生; 人才培养; 护理教育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交叉学科,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操作为基础,集合口腔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于一体的实用性护理学科。既具有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

又突出了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和特殊的专科护理技巧。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更新,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需求不断增加,对口腔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口腔护理的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掌握护理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还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学培养体系中,口腔护士的培养一直滞后于口腔医生的培养。口腔护理专业招生及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在大中专职业学校开展口腔专业护士招生及教育,或在本科护理教育中设置口腔护理教学模块是现阶段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较为常见的模式,但仍不能解决社会对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专业护理教育与培养模式,是丞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将我国大中专院校口腔护理专业人才招生及培养模式总结如下。

1 口腔护理专业招生现状

口腔专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普通护理差异很大。我国本科护理院校极少有口腔护理专业护士的招生,仍以大 护 理 为主。口腔护理专业招生主要集中在大中专职业院校,但招生

院校极少,招生人数有限。高职院校口腔基础医学知识及口腔专业护理学时通常为 16 小时,课程设置包括口腔基础医学及口腔护理专业两部分内容。口腔基础医学知识主要课程为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与生理,通常为 4 个学时。口腔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口腔预防、牙体硬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病人的护理、牙周病病人的护理、口腔修复病人的护理、口腔黏膜病病人的护理、口腔正畸病人的护理及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护理,专业课总学时为 12 学时,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尚不能满足口腔专业护理人才需求。

2 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大中专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多以校企联合形式进行,由校内外联合由行业、企业、教育、口腔医疗、保健等专家组成口腔医护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口腔医护及专业设置调研、人才需求分析、校企合作方案、职业技能标准、师资培训等。第一学年通常进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等课程。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程设置仍以大综合护理培养模式为主。专业课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大多数院校必修课程主要包括: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药理学》《护理伦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口腔颌面部解剖与生理》《口腔临床护理》《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为: 《口腔材料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学》《护理礼仪》等。第三学年进行口腔专科的实习,实习的科室包括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消毒供应室,为了不影响学生申请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学生还需到综合医院外科及内科进行临床实习。

2.2为了提高口腔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医院多采取在职教育的形式进行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但培训时间长,往往需要 1~ 2 年的轮训,不但增加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极大地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精神压力,还给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加之各个医疗机构没有统一培训标准和课程设置,使得护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在职培训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知识点零碎,作为对初学者的教育形式其作用有限,教育质量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3 口腔护理专业招生培养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3.1口腔护理专业招生院校少 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口腔专科护士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但我国开设口腔专科护理专业的学校仍旧屈指可数,以大专院校招生为主这可能与口腔护理专业未取得国家资格认证及社会对口腔护理专业的认知程度有关系,相关管理部门需重视口腔护理专业的学科发展,尽快予以口腔护理专业资格认证,护理专业院校才能大胆增加或扩大口腔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培养口腔护理专业人才,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3.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高职院校中能胜任口腔护理课程的专业教师极少,大多数为口腔医学专业兼职教师。虽然口腔医学毕业的教师口腔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口腔专科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性上稍有欠缺,以致不能较好开展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授课,达不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随着口腔护理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为满足教学需要,建议增加专任教师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师资,增加实训课时,加强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融入口腔治疗团队等。

4 小结

我国社会对口腔专业护士的需求量大,口腔专业护士的招生及培养较为滞后,尚处于摸索阶段,国家需加大政策的扶持及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口腔专业护士,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第 3 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5.

[2] 林融.中职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教育,2015,33( 1) : 84-85.

[3] 刘琳,张云美.口腔专业护士的发展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 18) : 2790-2792.

[4] 牛茂,翟晓棠,李月.高职院校口腔护理方向办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 11) : 84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