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李燕男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凡河小学 1126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教师要发挥引导、启发作用,为学生的自主探学、合作共学提供指引,促进他们自主学力的形成、数学素养提升。在当前数学课堂中,往往会出现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而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1、教学方式死板

传统的小学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尽管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并不多,但是有很多教师为了提升成绩,保证学生能尽量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便在课堂上压缩与学生的互动时间和其他时间,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在学习完所有内容后再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和考试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教学内容固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般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大纲进行。然而想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利用各种课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更多数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就像被困在了一间密闭的房间中,学生就只能在房间中汲取知识。但实际上数学学科源远流长,只有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而且,固化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课堂缺乏互动教学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机会较少。面对面教学的传统方式是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前提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及时帮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并要求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这种有效的互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面对较为严厉的数学教师时,学生往往十分胆怯,较少学生能在课堂中直接向教师提出问题。并且这类数学教师教学风格强势,并不喜欢也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而是要求学生有问题在课下时间进行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并不能十分有效地进行下去。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巧妙引入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中,不管什么类型的课,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开头引入,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探索新知的欲望。课堂引入的形式很多,(1)游戏引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适当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游戏的趣味性能迅速地把学生从其它的兴奋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也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做了铺垫。(2)情境引入。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首先创设逛超市情景导入,从情景中引入小数,知道小数广泛运用于生活,学生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有了学习新知的欲望。(3)设疑导入。小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课前“设疑”能激起千层浪。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可先出示例第一组图,先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说说哪个分数大,为什么?学生就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就有了探索新知热情。(4)故事引入。故事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因此魅力是无穷的、

三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注意力还不够稳定,容易被其它活动所转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教材创编数学故事导入新课,把学生迅速地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可以用学生最喜欢的小兔子做角色,创编小白兔摘萝卜的故事导入新课。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有关萝卜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三种萝卜的数量,找出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倍的认识》,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产生学习“倍”的浓厚兴趣。总之,老师不管用什么方法引入新课,都必须要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点亮学生思维的作用,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活跃的思维、最迫切的求知欲望进入课堂学习活动中、

2、巧设动手操作

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还比较弱,如果整个课堂都让学生规规矩矩的坐着听课,那学生的思绪一定在遨游。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的内容,适当创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机。很多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迎刃而解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也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用面积单位自由摆排,并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初步感知每排个数、列数及面积单位的个数和长方形长、宽及面积的关系,接着让学生按要求有层次的摆,在脑中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发现规律,这样不仅水到渠成的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

3、练习精练创新

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短暂,要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那么练习的设计,题型要多样、新颖,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灵活,富有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富有梯度、形式多样的练习。第一种题型,用分数表示图里的涂色部分,这种题型比较简单、直观,既可以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又能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兴趣。第二种题型,考眼力,这道题和第一题相比,难度有一定的加深,这道题让学生有动脑思考的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第三题型,从一个图形中能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了解多彩的世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练习设计的精炼创新,既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数学教学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对此,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研究出适合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国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2):185.

[2]杨延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