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科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分层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科目中的应用

沈旭辉

福建省泉州市机关干部文化学校 362000

摘要: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兴学科,在中职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学生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保证学生在教室里也不会被社会落下。实际上,信息技术这么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其它学科虽然它的分数不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但是教师和学生也不应该忽略对于其的教学和学习。由于中职学生面临的是就业,并且生源比较复杂,学生可能来自于各个阶层,这就造成了在教授信息技术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面临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科目的开展是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 中职 信息技术

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用人单位对于全面发展型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中职毕业生面临的就是就业,所以中职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新一代工人的素质,社会需要全能型的人才,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也是一样。信息技术学科的开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照顾到各个水平的学生,展开分层教学。本文先从中职信息技术学科开展的重要性开始分析,接着是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最后是讲述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如何开展。

  1.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职业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提高思维以及分析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课程内容也在快速地改变着。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只有掌握了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中职学生在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实际上,在现阶段的形势之下,学生应该以全力的热情去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建立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在教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其实不仅仅是这些东西,由于这门学科的开展时期还比较短,所以教学经验不如其他的学科丰富,在这种情形之下是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探索的,在这个过程之中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也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不断进步。

  1.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中职院校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并且中职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结合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不断拓阔二级信息技术领域,这就说明了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现如今,由于信息技术没有占据主课的位置,大多数的时间都给了主科以及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信息技术这种通识性的科目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不足。信息技术领域内容应该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其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三、中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开展方略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之中,教师在任课时务必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给学生分层是第一步。给学生分层并不意味着在老师的心中学生被划分了三六九等,而是说,教师需要通过对全班学生水平的把控来安排自己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展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以便于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通过小小的训练来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在对学生有了宏观的把控之后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大纲。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应该把着眼点完全放到成绩上,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他们的习惯能力等等。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全方面考察其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等等,以此做到对学生的科学分层。

(二)授课时要分层开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提前预知到哪一块知识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哪一块的知识是有些学生在接触上有困难的,哪一块知识是需要拔高的学生掌握的。教师在面对新入学的中职学生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全面、深入的对其进行了解,对每个学生有大致的了解。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层次和重难点。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把要求放低一点,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即可。而对于中等生教师就需要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需要他们做到超前、超标。为了完成这些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应该意识到,在备课时准备的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应该是有条理有层次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点拨一下,让学生努努力就能够相处正确答案,从而也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积极性,防止学生对于学习不感兴趣,导致成绩下滑。

(三)作业布置分层展开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来说,学生们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很少的,所以尽可能的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布置作业是也应该注重分层展开。对于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例如是应用Excel完成一些计算,前几问教师就可以布置比较简单的算法,鼓励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然后在后几问中教师可以设置难一点的任务,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加以提示,并且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对其他的水平一般的同学提供帮助。作业分层展开需要教师做到的是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讲解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受到全方位的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电脑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对员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标准。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信息技术学科的展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认识到自己学科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展开对于现行的教育标准是一个可行并且有利于课堂发展的一个方式,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多方位的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洪成.中职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78.

[2]朱永涛.中职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动机构建策略[J].职业,2019(22):23-25.

[3]魏克锐.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分层教学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