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评价“四点”,统整教学合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3

聚焦评价“四点”,统整教学合力

范玲娟

杭州市余杭中学,浙江 杭州 311121

摘要:教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养落地的重要手段。表现性教学评价以动态和谐的教学目标为评价的立足点,以幽默亲和的评价语言为评价的着力点,以激励赞赏的评价活动为评价的内生点,以多维互动的评价模式为评价的增长点,有效增色学科教学,增强教学活力,助力素养落地。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核心素养;学科思维;合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用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助力学生树立自信和提升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1,可以动态和谐的教学目标为评价的立足点,以幽默亲和的评价语言为评价的着力点,以激励赞赏的评价活动为评价的内生点,以多维互动的评价模式为评价的增长点,该评价方式能有效增色学科教学,增强教学活力,助力素养落地。、

一、动态和谐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立足点:素养立意,着眼发展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获得性发展,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自觉体验与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在预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的同时,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主导者角色。教师的表现性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和培养,用教学评价反观教学活动,推进教学策略。

现行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传统三维目标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仍然可从知识、能力、情感等维度来具体评价,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综合评价,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知识层面的评价要准确、科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注重政治术语的运用,强调课堂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学生在表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时,习惯抓住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而往往忽视对“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而对这两个名词的忽略或误判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以致于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学生在描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法律依据时,总是喜欢用自己编造的词或直白的语言来表达,这就缺乏科学性和准确度。这些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误区,提高学生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学科思维能力是教学评价的关键,知识的掌握为的是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解决真实情境的方法与能力。在评价时,即便知识回答错了,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过程及展示活动的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有言道:“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应以学科思维为基点,注重具体引导,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共同参与。例如,在教学《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时,在探究“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过程中,学生经由自主探究后的回答非常丰富: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我们要科学合理的消费等等。但学生的回答多是呈现感性的回答,缺少政治学科思维的思考方式与解决方式。在呈现学生的答案后,我带领学生对他们生成的答案从“主体”的角度进行分类整合,引导学生步入政治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同时,也是表现性评价中注重口头表达时的逻辑思路及概括能力的考查,在不断的思维训练和反复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科思维中自主学习,善于思考。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习体验的升华,通过学生的行为显示学科素养的程度。在观摩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的活动中,很多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都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结尾,有书写课堂学习心得的,也有口头表达学习感受的,更有布置课后学习实践活动的。这些环节在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更强化了情感的升华。厦门一中的一位老师在讲授《民主监督》的时候,所举案例结合自己的监督实践,课堂始终关注厦门市的城市建设展开,对学生的评价不离开“厦门”二字,并在课堂的最后布置实践小活动:学生对厦门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整堂课中学生始终怀揣着对本城市建设的热爱,传递着一种信念:城市是我们的,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这一活动的开展能有效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二、幽默亲和的评价语言——教学评价的着力点:机智风趣,引领乐学

在表现性评价中,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作为沟通的必要媒介在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机智幽默、诙谐亲和的语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让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政治课堂往往被误认为是死板、教条的讲授与灌输,总是受到其他学科乃至学生的偏见。活化政治课堂教学,机智风趣的评价往往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会有走神的学生,会有思路狭窄的学生,会有不善表达的学生。我们教师能否用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去赢得他们的重视与喜爱。例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政治实践,再加政治内容的严肃性,很容易把政治课上成理论的宣讲课,课堂会变得了无生趣。严谨的政治课教学需要诙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来活化教学,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语言的趣味性既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教学风格的外显。在一次区高二政治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在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引用灯泡的发展史展开,在问及白炽灯、节能灯、LED灯的价格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用了这么一句:“这不是坑爹吗?”学生都笑了,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实现学乐向乐学的转变,为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奠定情感基础,也能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形成不同的气质与情感。

三、激励赞赏的评价活动——教学评价的内生点:强化主体,激发内驱

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能充分调动其学习能动性,使其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表现性评价中,通过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前行的动力。

对于激励赞赏的教学评价的效果,在一节青年政治教师观摩课中颇有体会。执教老师讲授的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框内容,该教师采用归纳的方法,引导一群基础知识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对问题进行循序渐进地探究。课堂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于整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激励赞赏性的,课堂呈现出一副和谐、民主的画面。例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生A举例文化大革命,但是该同学弄错了历史时期,其他同学纠正了他的错误。老师在评价该同学时,首先肯定他掌握的知识比较丰富,其次又笑着指出了他的错误,激励学生要全面掌握知识。该学生在后面的回答中多次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促使很多同学踊跃发言,使课堂显得更为灵动而严谨。细细品味该教师的课堂评价,其尊重学生,在激励赞赏的评价中感化学生,强化学生这一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激励的氛围中,老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教学合力,推动素养落地。

教师的主导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情感内化,并使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尤其是对个别后进生,我们要善于用激励赞赏的评价方法去激活他们对政治的热度,使他们“青睐”政治。如二(4)班的章同学,学习缺乏动力和信心,对待任何事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我发现,该男生爱笑,比较容易相处,但是他缺乏被赏识。于是,在教学中,我经过几次特定的教学任务后,对其进行表扬赞赏,该生在之后的政治课堂中能主动回答,成绩也有所提升。

信任和激励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转化。在表现性评价中,用激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之火,多赏识,少苛求;善肯定,忌否定;求信任,避怀疑,使学生在激励的评价中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

四、多维互动的评价模式——教学评价的增长点:服务教学,统整合力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当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学评价不应是老师的“专有权利”。高中学生在心智等方面已具备评价与被评价的能力,在生生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习优秀,吸取教训。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复习课型中,当主讲体系构建的同学完成展示后,会有学生互评的环节的,那些课上总能看到同学间犀利而准确的评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使学生在相互“找茬”中共同促进,合作前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力求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型学科教学的展开离不开社会大环境,需要设置多种课内外探究活动设计,更好体现育人功能。在开展社会实践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家长等在评价中的作用,形成教学合力。例如:在学习《民主管理》这课中,布置学生前往自己的社区或村委了解、调查本地区的民主管理情况,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时,安排学生了解爸爸妈妈以及自己的理财情况,学习完后让所在村社以及家长给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评价。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也让社区组织、家长等了解并配合我们的教学,服务教学。同时让我们学校教育在社会、家长正面的肯定中提振信心,统整合力,共同推进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其学科思维与学科技能只有通过自己积极努力地实践才能习得,表现性评价可谓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科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聚焦评价的“四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确有很大作用:学生变得更喜欢政治这门课,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提高最后的考试性评价成绩也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所论述的表现性评价也存在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目前只在于对表现性评价从“性”上面的践行与思考,而没有对其进行量化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思考能否设计切实可行的量化表来科学衡量表现性评价对于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11

[2]陈式华\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2018年6月

[3]王国芳.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9(4、5).

1 表现性评价就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现性评价主要有一下几种方式:口头测验、论辩或辩论、短问题考试、写作测验、过程反应题、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