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涵育道德品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厚植家国情怀,涵育道德品格

叶吴艳

浙江省金华市红湖路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他们成长为品德高洁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祖国和民族复兴注入新鲜血液。一个学生有没有家国情怀,就看品德思想,其思想高洁、行为举止道德就是家国情怀的必要条件。从小培育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懂得体谅父母亲人,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家国情怀要不能仅是嘴上说说,应该体现到日常行动的。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改革成果,但仍然有一些小学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足够地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传统老套的教育方式大多都较为单一枯燥,不仅没有足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造成的部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文主要结合素质教育相关教学理论研究讨论如何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丰富他们的情感知识,以期对从事德育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国情怀;道德品格

引言: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情操,就要从小开始,家是国的家、国是千万家。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的尊卑长幼、礼义廉耻。家国情怀包括对家庭长辈的尊重敬爱,又要求学生热爱国家、学习发扬中华文化,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要从内心出发,认同国家的制度政策,团结同学,培育高尚的集体荣誉意识。教师要用优良传统文化感悟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爱国顾家,德行高尚的良好品格。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学生品德思想的关注度不够。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要善于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德行,催生他们的民族精神。教师要根据教材中能够反应传统美德和爱国情怀的资料,总结出学生能够接受认可的教学观点重点重复地讲解。当然,家国情怀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家庭的教育。

二、营造德育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长期以来,很多小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做事自私自利,厌恶学习,好吃懒做。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善于营造适合进行道德品行教育的氛围,充分利用一切优势资源从家和国两个角度感化学生。让学生在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形成自己的优良品格。国是千万家可见爱国情怀的基础就是每一个小家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端正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具体可以有如下做法:一是组织家长到校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一份爱国手抄报,不仅可以促进家长和学生的交流,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手抄报,家长可以将自身的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和孩子交流;二是开展加国情怀的座谈会,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如何体现爱国情怀,如何培养新时代小学生的思想品行,让学生们积极发言,教师不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还能大致得清楚学生的思维状态;三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爱国实践运动,具体实施可以是去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捡垃圾,现在很多学生没有环保意识,经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会让学生养成不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一次这样的卫生整治活动,可以通过实践引导学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的同时养成珍爱环境的良好品格。也可以是到十字路口,扶老人过马路等等。四是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亲人一起展开一次谈心交心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导学生给父亲母亲洗一次脚,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和家人之间的交流情感和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还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点滴中学习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有教导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恩军人为我们守护祖国和平,感恩老师教授知识,感恩同学团结帮助,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自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敬爱,对社会的责任和祖国的热爱。

三、丰富德育教学方法,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

教师要善于找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生中能高效进行的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方法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下小学生的思想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查阅更多的思想教育案例和理论知识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善于找到新颖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游戏教学,手抄报设计教学,视频解说教学,辩证教学等等。情景游戏教学法就是由教师设置一个游戏课题,将生活中一些优良的传统编排到情景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这两天会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手抄报设计教学是由教师给出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家人朋友而画出来图文简报;视频解说教学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放出一段有关于家国情怀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解说视频;辩证法教学是由教师给出讨论主题由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小组之间,两两展开辩证。

四、走进名人故事,追寻家国情怀的道德

家国文化由来已久,历史的熏陶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加国情怀而奋斗终身的名人志士。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学习先进典型,树立心中的模范志士。要让学生学习领会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感慨;领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领略毛主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通过这些名人名言不仅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今天的和平安乐来之不易,只是有人在万家灯火灭时,也仍然守护着祖国边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点新意的影视资料,如《建军大业》《建国伟业》等。在观看完影视资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南昌墙头三声枪响,写出自己的观后感。通过影视资料的渲染学生很容易的就会被感染电影中的壮举,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学习民族英雄的行为举止。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领略先生对倭寇的不屈精神,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学习李大钊先生“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豪情状语,这就是中国青年责任;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一有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悲壮情怀。世界上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我们安乐的时候负重前行。2020年的春节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肆虐人类生命,是无数的医护工作者,站在了抗疫前线,十四亿人,历经三个多月,战局初定;鄱阳湖洪涝灾害,是无数的解放军战士站在抗洪前线。家国情怀是中华最古老的历史情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小学生在心智成熟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不畏艰难,热爱祖国。由此可见,通过学习名人志士的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五、了解灿烂文化,奠定家国情怀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灿烂,文化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华民族的古今灿烂文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古有《三字经》,四大发明,四书五经都是很好的教育典型,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时候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刻下能够实际动手完成一些有历史根基的课题活动,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古代造纸术的方法,让学生在回到家以后可以自己找一些材料按步骤完成造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刻一些印章切实体会到印刷术的发明。今有《乡愁》《绿色山峦》,德育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研读名著,思考作者对家国大义的感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课外读物的感悟自己编诗作词。国家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感悟爱国情怀。

六、完善德育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一定要综合学生各方面素质,公平公正的给出评价。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当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积极心态去解决问题,进而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应当局限于课堂,而应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德育品质与理论知识同时增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如此方可“胸怀祖国,放眼天下”!

参考文献:

[1]吴旭杏.小学德育教育开展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C]//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2020.

[2]郭诗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J].速读(上旬),2019,000(008):123.

[3]周培亚.品德学科的家国情怀教育[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9).

[4]许美玲.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涵养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

[5]陈冬燕.家国情怀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渗透培育与文化引领[J].教育(周刊),2019,000(047):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