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体操表演模式的发展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浅谈团体操表演模式的发展路径

肖春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关于团体操表演模式发展的思考,需精准定位目标,并能科学的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如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融入团体操表演中,升级表演内容的同时实现赋能和赋魅。基于新媒体技术,积极构建跨平台直播表演模式,令团体操表演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样,依托内容与模式的双重创新,促使团体操表演具备极强的市场活力,真正展现表演价值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团体操;表演模式;发展

引言:

团体操的发展需与新文化和新元素进行对接,秉承文化自觉的原则,对具体的呈现方式和表演模式进行创新。无论是在动作编排上,还是队形变化上,都应能自主的进行品牌建设。具体来讲,教育自塑品牌理念,有针对性的对团体操表演内容和模式进行创新。保留团体操表演特色的同时,能突出亮点,以此最大程度的突显其表演价值与创新发展的意义。在此愿景下,相关部门应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多维的考量,最终能切实生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团体操表演新模式。

  1. 团体操表演模式创新的根本价值

  1. 推进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创新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动力与驱动力,需结合现实背景中文化、政治、技术等领域发的发展趋势寻求创新的立足点。而针对团体操表演模式创新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的助力,为绿色生态体育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提供更多可能性。如将团体操表演与街舞元素、武术元素等进行科学的融合,使更多人感受到群体型表演项目的魅力。

  1. 活化团体操的市场活力

团体操表演模式符合当下的主流审美,以及年轻人的审美情趣与认知,才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任何领域的发展,都必须保证新鲜血液的进入。基于这样的思路,讨论团体操表演模式创新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应在互联网技术融入与融媒体上建立更深入的思考。从某种角度来将,团体操表演模式的创新,可进一步活化其市场活力,在持续产生影响力与传播力下,能被用于更多的社会活动与文娱活动中。

  1. 团体操表演模式创新构建的思路

  1. 精准进行决策定位

常规情境下,团体操表演主要是用于各式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在传播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对团体操表演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结合时代发展特色,精准的进行决策定位。即不局限在正式的开幕式中,应对其进行大众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跨时空的表演。

  1. 突显团体操表演特色

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团体操表演,既要在人数上突显特色,还需融入民族文化和新的创意。对团体表演模式进行创新,需立足于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如利用三维动画生动立体的展现团体操表演,且能在横排波浪等图形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同时,相关部门应从建立国际视野,不局限在体育文化的发扬与推广本身,应能在既定的体育项目或活动中,巧妙的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1. 团体操表演模式创新发展的路径

  1. 团体操表演与武术的结合

关于团体操标远模式创新发展,相关人员应将融合理念贯穿到始终。即将团体操与武术元素进行科学的融合,不仅可丰富表演内容和形式,还可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作为长期在大型开幕式表演的项目,团体操表演应展现中国特色,肩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对团体操表演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保证内容的升级与多元,并能展现浓厚的民族特色。武术作为具有极高国际认可度的体育项目,应能将其科学的渗透到团体操表演中,且能合理的展现国家意志。即在更具有感染力武术的带动下,能使更多人关注与了解团体操表演。同时,能够在动作整齐度、拼图和拼字方面,能发挥武术元素的作用。如将武术中的马步、云手等极具代表性的动作元素,巧妙的融入团体操表演中。且基于具体的队形和队伍结构等,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或政治潮汛。

(二)构建跨平台直播表演模式

融媒体时代下,应将团体操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呈现。如稳固传统表演阵地的同时,能开发互联网渠道。如以直播模式为全平台用户标远团体操,利用航拍、地面机位不同视角向人们展现团体操的魅力。相较于既定实体空间的表演,利用网络手段进行传播更能体现时代特色。更重要的是,观众在网络平台上基于高清图像看得更加清晰和细致。基于航拍视角,观众可看到队形的全貌,更能感受到团体操的震撼。即在众多人数参与下,在动作上能整齐划一,并能快速和精准的变化队形。以此,使观众切实感受到集体力量,以及所有队员强大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此外,在直播前,可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跨平台的宣传,并进行多平台的联合直播。而网络平台中的年轻用户能参与到表演节目互动中,可提高团体操文化的传播速度。且利用微博文案表达团体操表演特色与亮点的过程中,可通过分析评论和转发量,判断其在传播方面与内容呈现上存在的问题。以此,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团体操表演模式进行创新。

结语:

总之,团体操表演模式的创新,应与现代信息技术和民族文化进行科学的融合。在突显团体操表演特色的同时,能科学的融入可吸引年轻人关注的新元素。即依托网络平台表演团体操,令网友积极的参与到节目评价与自由讨论的活动中。这样,真正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模式发展团体操,令其深度的渗透到各种群体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徐巧,唐伸波.论武术运用于团体操表演中的文化教育价值[J].武术研究,2019,4(04):33-34.

[2]高留红.团体操表演功能:仪式、文化与艺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7):43-48+63.

[3]鲁虎贤,陈甜甜,周涛.从参与者角度探究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6):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