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林仁智

(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13)

摘要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减轻民众的生活负担,社会工作组织应运而生。社会工作组织由一些具有利他主义价值观的志愿者组成,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在社会工作组织中,财政支持是整个组织得以持续存在的关键点。基于此,本文就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社会工作组织;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两种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持方式,首先,从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入手,政府在社会工作组织上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支付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支出项目以及对公共服务人员的补贴;其次,还可以通过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捐的形式来解决社会工作组织的资金问题。

一、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工作组织的公共服务

社会工作组织属于非盈利组织,旨在利用科学知识为民众提供帮助。虽然社会工作组织属于非盈利组织,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购买一些工具和服务;其次,对于部分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组织还要给予相应的物资。这些工作过程中支出的费用,需要有相应的人和组织来负担,否则社会工作组织的持续性则得不到保障。近些年来,为了保障社会工作组织的持续性和给予社会工作组织人员以相应的服务补贴,许多地区的政府部门选择由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通过政府出资来维持社会工作组织的持续性,并对社会工作组织进行创新与改革,期望能为民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助。政府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财政支持,不仅使得社会公共服务更加有保障,还有利于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政府出资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财政支持有三大好处,第一,社会工作组织拥有更加稳定的财政来源,能够扩大服务范围与服务类型,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有利于提升大众的居住幸福感;第二,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够获得一定的政府津贴,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加专注的投身于社会工作之中去;第三、政府出资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有利于政府在民众心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也激励着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于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之中去。除此之外,政府在社会工作财政支持上实行的政策还有待改进。比如,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比例,来提高在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流入,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还可以为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就业绿色通道,以此来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入社会公共服务之中去,同时,也为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就业保障。

二、由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捐,以此维持社会工作组织的运营

除了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公共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捐的形式来筹集社会工作组织的所需资金。由于政府财政用处较多,向社会工作组织投入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借助社会民众的力量,利用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捐来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财政支持。这种方式实质上也是一种共同富裕的政策,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悬殊的贫富差距。社会募捐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民众可以向社会工作组织捐钱捐物,地区标志性企业还可以赞助举办多场慈善拍卖会,并将拍卖会所得资金留给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出所用。这种社会募捐的形式,不仅能够减轻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够动员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并提高社会稳定性。

采用向社会募捐的形式来解决社会工作组织的财政支出款项这一政策,虽然对多方是有益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能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募捐款项需要经过多重批准才能落实到社会工作组织中去。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财务监督审查机构,避免贪污腐败现象出现,要将所有的募集资金用于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之中去。其次,社会募捐款项不具备稳定性,如果民众与地方企业的募捐积极性不高,募捐的资金则无法维持社会工作组织的正常经营。因此,需要公益组织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群众的募捐积极性。比如,可以为募捐积极者颁布相应的奖章与奖状,并给予一些优惠性政策。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和公益组织合作,共同促进社会募捐项目。比如,政府可以给予积极参与募捐活动的企业以相应的政策优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参与募捐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地方企业的发展。

总结:社会工作组织虽然是非盈利性组织,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会需要支出大量资金,为了保障社会工作组织能够持续运行,可以采用由政府出资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和通过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捐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两类方式并行,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维持社会工作组织的稳定运行。

引用文献

[1]仝秋含.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重点及其配套政策的缺位——基于2009—2018年社会工作政策的内容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019,006:102-109.

[2]沈莹.统筹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20,000,001:11-12.

[3]周晓.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三社联动"实践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0,000,003:66-72.


作者简介:林仁智,199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