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式管理构建后勤精细化管理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清单式管理构建后勤精细化管理体系

施泽林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很多企业发展压力巨大。对于企业来说,后勤管理部门是重要的部门,尽管与生产工作和项目建设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工作内容繁多且复杂,管理质量和结果会直接对企业的效益造成影响。因此,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在后勤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升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清单式管理构建后勤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清单式管理;后勤;精细化管理;构建体系

引言

伴随着我国企业的迅速发展,规模也随之扩大,这也给企业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并且,伴随着各项后勤服务内容的增多,使得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增添了全新的问题,管理困难越来越多,让企业后勤管理服务出现了问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企业后勤管理人员应注重服务效率的提升,严格管理后勤人员,全面建设出合理、完善的后勤管理服务机制,对于不合理的后勤服务进行有效的调控,让后勤管理工作发挥出价值,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效率。

1企业后勤社会化模式相关概念辨析

1.1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

企业后勤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之前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变成如今市场经济下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这一改革并不仅仅是把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简单的迁移,而是涉及企业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把市场经济下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等融入后勤管理中。

1.2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要求

要使得企业后勤的社会化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抓住改革的重点。首先,不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追求高目标,而是要踏实做好改革的具体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整战略,一切以企业更好的发展为目标。另外,不同的企业其内部的发展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并不一定要遵循某个具体的发展步骤,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勤社会化发展的侧重点,如运行状态、组织管理、运行费用等,让后勤社会化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并且,在具体运行中要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确保每一笔后勤管理的资金都用到实处。

2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有些企业在企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下,往往使得天平过多向经济效益倾斜,然后以经济收益来支持公司发展以及后勤管理工作等事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把握不好尺度,甚至出现逾越规定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企业的后勤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2.2企业后勤实体和产权的关系不清晰

毋庸置疑,企业之所以对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其目的是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后勤管理无论是人员构成抑或是经费开支,都和企业支出是分离的,可是企业依然对后勤管理的开支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

3清单式管理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并不是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列出所有的清单。针对任务本身,每项任务都应列出第一层级清单。制度清单、监督评价清单和教育培训清单既可以针对每项任务独立列出,也可以每个部门综合起来列出。制度清单、监督评价清单、教育培训清单、体制机制清单、奖惩激励清单可以在部门层面列出。思政工作清单、榜样品牌清单和文化浸润清单既在部门层面列出,同时也在后勤整体层面列出。在后勤层面还可以列出组织体系清单和制度清单。由此可以看出,制度清单是最特殊的,针对任务、每个部门、后勤层面都应该列出,而后勤层面的制度主要是构建体制机制,涉及质量、安全、节能、廉政以及全处层面的奖惩等方面的较大的制度,与部门和针对任务的制度并不冲突。

第二,清单是动态的。因为精细化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清单式管理形成的质量、安全、成本和廉政管控体系是不断更新的。通过清单的梳理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更新,在新的任务驱动和要求下,改进措施,调整标准,落实新的责任,形成新的监督评价、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奖惩激励等。

第三,清单是越详细越具体越好,推行时越简练易懂越好。从当前情况看,虽然后勤员工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但一线员工文化水平总体上还相对较低,有的年龄偏大,复杂的理论很难理解接受,执行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形成清单的基础上,一些方案要力求简化,易懂易记。比如,上门维修的行为标准,可以简化为几个方面,精炼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容易记住的口诀是最理想的。

4对后勤工作进行精细化分工

企业后勤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就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精细化分工处理,明确管理目标,保证精细化目标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能够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而且需要在具体落实时实现灵活落实,设定后勤工作目标值,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并推动目标有效实现。同时,后勤工作目标需要具体到岗位和人员上,构建具有完善性的工作目标体系,在实行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对个别目标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企业后勤管理服务效率,对于企业师生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着直接影响,不仅能够让大家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还能够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同时,构建科学的后勤管理服务机制,能够促进各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企业在保障后勤服务的基础上,为职员们提供优良的服务,进而让全体师生获得良好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文垒.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3):236.

[2]程憭.试析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途径[J].今日财富,2018(22):74-75.

[3]李德贵.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