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优质问题激发思考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善用优质问题激发思考活力

于瑨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215411

【摘要】通过新高考语文题目设计特点,研究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利用更优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甄别信息、提炼观点,继而促进写作。

【关键词】优质问题,思考活力,阅读训练

在年初的八省联考语文模拟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国文教员》中,第9题题目是“如若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2021年新高考一卷的第一篇阅读中,第5题的题目是“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从模拟到实战,我们会发现,在新高考的变革下,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问法“变了,变得不再直奔目标,直击考点。变化后的题干内容表述有了文学思维的特征,有了对文学理论的追探,有了对文本解读思维能力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还有不肯完全舍弃旧模式的教学习惯,并也常常会因为赶课时或者因为学情水平较一般而放弃对这些挑战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但形势已发生变化,新高考的适应性过程会逐渐褪去,改变传统教学设计已迫在眉睫。

首先,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或出现“就低不就高“的问题,即为了满足普遍学生积极地参与的需求,设计一些基础问题,而这无法同时满足高学段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可能会趋向一致,但不会培养出真正的思维强者。所以,语文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应依据高考形势,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为目标。从目前已知的考题来分析,会发现八省联考模拟试卷中,对文本进行文学短评提纲写作的设计,代表着命题者已在常规的阅读基本技法考查基础上,尝试加入了文学评论写作的相关考查。在2021年的新高考一卷这道题目中,则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提炼出主要观点,来阐释另一种相关或类似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文学评论的考查形式。由此可见,以往被我们当做像作文一样需要大费周章去准备的文学评论、文学鉴赏,应在日后成为信手拈来的阅读能力。高考命题已经将文学理论的片羽逐渐渗透到阅读理解的考查之中,也就是对学生提出了在规定时间中,有能力去完成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能运用观点解读新问题的任务,显然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有了质的飞跃,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在新高考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就应转变思路,不能再单纯追求湖面的广阔,而要有意向思维更深处漫溯。例如小说、诗歌的阅读,课堂讲授中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维度,引领学生探索主旨意蕴的多义与深刻,要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也要教师在学生的发言中筛选体现思维高度的内容,并能够将学生的表述与相关文学理论构建联系,及时为学生补充理论知识。要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由感悟上升到理论的能力,只不过要思考如何搭建起两者间的桥梁。教师适时地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建桥”,有助于学生完成这一瓶颈的突破。

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前置化,学生或需要更高难度的阅读训练。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布置过多的记忆类的表层问题,那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会逐步弱化,并且易产生倦怠情绪。同时进行问题设计时,条件过于多,也容易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借鉴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将一堂课中的问题按照层次来分布,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例如在小说教学单元讲授时,除了要完成先指导学生读懂小说主要内容,把握作者主要情感,从宏观上掌握一篇小说的基本内容这种常规操作,还要再对小说的情节设计特点以及写作技法做细节化的专项训练,让学生更加深入文本,从而掌握一种阅读的规律和方法。比如在最近的小说教学中,霍桑的《亲情》是一篇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解读的小说,从命题者的答案设置来看,可以将这篇小说简单地理解为妯娌二人在经受丈夫们丧生消息的打击后又得到了丈夫们还活着的喜讯,是一种大团圆式的小说。而有同学则认为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窗户是否关紧,房门为何关上……说明妯娌二人并没能得到丈夫复生的喜讯,而是带着悲痛入梦,用梦里的喜讯缓解丧夫的伤痛;也有同学认为做梦的还可以为只有妯娌中的一个,她的梦境中不仅有自己得到喜讯,还安排了见证弟妹得到喜讯的过程。这种梦中梦的结构让标题“亲情”的深层意蕴变得更加丰富,即妯娌二人因为兄弟相继丧生而产生互相依赖的情感,同时也有虽然自己身处痛苦之中还不忘安慰对方的真挚情感 ,这种情感的多层次性比单纯因为婚姻关系、相似遭遇而产生的“亲情”更为深刻,而这种解读也并不违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因为有了多种解读,各种能力层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他们一边尝试理解发言者的观点,一边寻找发言内容中的不解之处提出质疑,讨论氛围热烈起来,一堂小说课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常规的走完流程讲解题目就结束的课堂,而变成能让学生更主动地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自觉探究文本多义性的活力课堂,探究结论也恰合霍桑短篇小说的构思特点,至此,学生对一篇文本的理解不单是停留在完成题目层面,而是向更宏观的文本解读迈进。

所以教师应能够掌握问题设计的整体结构与质量,避免问题设计简单化、单一化、苛刻化,保证问题设计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