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生命教育内容的扩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疫时生命教育内容的扩充

贾伟

河南省三门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 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疫情冲击下在中小学全面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疫时生命教育势必有别于通识型生命教育,应增加后疫情时代对生命教育的思考结论和新内容,本文结合生命教育的目标任务,结合疫情下生命教育的思考,尝试“扩充”了一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和丰富,以期形成生命教育的可持续新常态。

关键词:疫情 中小学 生命教育内容 扩充

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必修课内容,确保中小学各年级每学年建议课时数,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愈发凸显,生命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熔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顾明远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理应是教育教学最本质的追求。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防疫大战,今夏,河南“汛情疫情”叠加,许许多多生命至上的感人故事不断涌现,就像一堂堂有温度的生命教育大课,用情感温润情感、用生命点燃生命。借疫情中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韧,热爱生命。借那些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慷慨解囊的爱心人士等在危险中迎难而上的人们,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成就了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好好学习,成为有价值的人,成就生命。灾难、疫情深刻地教育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最重要的,所有人在社会生活中血脉相连,生命相系,彼此相依。如果说学校是育人的课堂,在当今疫情反复的情境下,社会更是生命教育的课堂。生命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育者用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感染,唤醒孩子遵守规则、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意识。生命教育要靠生动鲜活的生命教育课堂来落实,如何上好疫情下的生命教育课,兼顾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是当前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行动要求。

生命教育既有理论内涵,又有实践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引导人们追问生命意识、生命意义和生死问题,它紧密关联文史哲、心理学、科技、政治、经济等,让学生对生命有足够的珍视与敬畏;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关爱生命,关爱社会。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面临生命困境,都需要生命教育。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经得起人间的冷暖,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或疫情来临之际,需要强化培养学生和全体社会公众应急避险的能力与素养,掌握特殊场合的求生平安法则,帮助别人,疏解压力,纠正偏差,让更多人懂得疫时的自我防护更为关键、更低成本、更为高效。

生命教育重在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多元的、开放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影响个体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命教育需要有内容拓展。特别是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体验,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学科,在相当意义上,各门课程都可以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显性或者隐性课程,只要在落实教学内容时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并以生命化的教育方式进行。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融入语文、社会、品德等学科学习,也可以通过辩论、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另外,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分为精神和技能两个层面。在技能层面,学校教育方面可以补充实际生活中的必备的医学常识,在特殊场景下自救和他救的技能,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在人身安全方面的思维意识和实践训练。

我国传统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个人对生命的支配行为受到父母和家国大义的双重影响。“联系到当下的疫情,医护人员在面对疫情时义无反顾支援抗疫前线,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个人小义服从家国大义的内容。”在对生命问题上做出决断时,传统的伦理责任意识可以形成束缚,让人们在面临生死选择问题时慎重考虑。在生命教育方面,学校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受能力,针对不同成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高中阶段可以尝试加入正确认知死亡的教育。“一些青少年把‘死’看得那样随便,是源于他们对死亡的无知识。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因素裹挟感染而轻易选择轻生断送生命。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从而提高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在传统观念里死亡是个禁忌话题,而面对现实也不可避免的要讨论生死问题。死亡有正常与非正常之分。因天灾人祸而死,就属于非正常死亡,这是生命的不幸。我们积极抗疫就是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发生。对于死亡,要告诉学生心存敬畏;对于死者,要维护其生命的尊严。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我们国家一直以来进行的积极抗疫,意义就在于此。

生命教育应是贯穿教育始终的一种教育活动,应确保生命教育的可持续新常态,而不是灾难降临时的“应急课”,疫情防控路上,生命教育也会不断深化,愿持之以恒的生命教育,能对未来应对疫情有所裨益。我们的生命教育虽然不能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帮其拓展生命的广度,增加生命的高度,追求生命的“质量”,让生命教育成为精彩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顾晓英.上好疫情下的生命教育课[D]. 上海大学,2020-04-08

[2]侯树文.疫情过后,如何补上生命教育的必修课 [N]. 科技日报,2020-03-19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N].综合快报,2018-2-26

[4]翰墨留香广招文英.疫情下的生命教育[EB/OL].20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