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要点探讨

陈曦

新民市大柳屯学校 辽宁 沈阳 110300

摘要:进入到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的普及,世界各国在网络的连接下联系也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便利,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向多元文化的方向进行改革,仅仅局限于国内的音乐内容和理念,学生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因此,本文也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切入,进而探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前言

民族音乐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在小学音乐课程设计中融入民族音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输出也具有十足的意义。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拘泥于民族音乐,而不吸收国外的音乐理念和技巧,那么也是固步自封的表现,闭关锁国给我国的发展已经形成过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我国也需要牢记教训,只有坚持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才能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正所谓“睁眼看世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多元文化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从而明确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音乐文化的传播效力非常强,这不同于文学作品,音乐的旋律是不受语言限制的,所以即使在不同的民族习俗之中,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之中,都能实现情感层面的共鸣。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也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比如五花八门的乐器,再如千变万化的音乐风格,都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多元文化的教学视角下,学生在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对国外的优秀音乐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认知,从而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元素进行提取,并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和完善。

(二)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增强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文化的更新速度更快,很多新型的文化理念也应运而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的音乐文化,让学生见识到更多的音乐类型,这样才能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比如除了中国音乐,也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国外音乐,除了歌唱这种音乐形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音乐教学应用多元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实,教学目标模糊

结合小学音乐课堂实践发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愿意讲解音乐理论,而不重视实践技能的教授。比如乐器的实操教学,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比很小。相比于干瘪的音乐理论,乐器操作水平其实更能体现出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纪,对于乐器操作也更加感兴趣,但是教师受限于传统的教学观念,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特征仍然非常明显。此外,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认知较浅,更像是应付式地完成教育部门所下达的任务,虽然拓展了内容,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的实质价值并没有领会,所以教学过程显得相对混乱,没有目标,缺乏重点,所以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也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提升。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整体偏低

音乐属于艺术门类的课程,若是教师专业水平不足,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不同于数学语文,即使教师的经验不足,家长也能够予以一定的辅助。但是音乐课程对于家长而言,则是完全无法接触到的领域。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更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结合我国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现状可以发现,一方面师资队伍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同时职称普遍较低。这就导致小学音乐教师对多元音乐文化体系的认知整体较低,教师所掌握的音乐风格和乐器类别都相对较少,而且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除了这些因素,在我国的应试教育背景之下,小学音乐课程还没有受到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不仅素质难以跟进教学需求,数量也相对较少,所以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整体偏大,这些都给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多元文化了解不足

在音乐领域之中,虽然学者专家对于多元文化已经展开过很多研究,但是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概念。而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则非常缺失,再加上本身就缺少足够的音乐常识,所以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难度也更大。而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人文素养本身就较差,不仅对各种艺术门类了解甚少,也缺乏深入钻研的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西方的乐器,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非常枯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理论讲解和科普,难以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予以强化。

  1. 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人们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唯成绩论仍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主流特征。所以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就是升学率,就是学生的成绩,学校为了获取到足够的生源,不得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这也是小学教学对于音乐课程予以忽视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也必须要更新传统的观念,因为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学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可以产生极其积极的意义。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让教学过程更有层次感,更有逻辑性,这样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比如,可以结合国内外类似的歌曲进行教学,如革命歌曲,将我国的《八路军进行曲》和意大利的《啊,朋友再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寻找两作品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线的执行者,所以教师的业务能力也直接决定着整体的教学水平。因此,加强我国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措施。首先,学校需要提升音乐课程的地位,给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实习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多元音乐文化理论和中西方的乐器操作等内容,都是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其次,学校也需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比如打造多元文化的音乐教室,优化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更加高效地提升自我。

(三)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的认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也势必会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因此,开展多元文化的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形成更多的了解。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西方音乐的理念,并为学生推荐一些与音乐课程背景相关的国外书籍等等,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西方乐器的演奏视频,并将其与中国的乐器和音乐风格进行对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深度。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元文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不过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看待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推进小学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改革,也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曹海军.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06.

[2]杨晓君.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202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