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多声部合唱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音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多声部合唱的策略分析

李惠琼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628000

摘要:音乐是通过声音表现出其自身的艺术特色的,通过声音的传递,人们可以享受音乐中所带来的意境,使人放松情绪,净化心灵,让人们疲惫的身心在美妙的音乐熏陶中得以放松平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音乐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小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和音乐中所蕴含的一些文化特色,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有积极的学习心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小学对于音乐学习的欲望,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积极自主的情况下学习音乐。多声部合唱音乐总会给人以优雅尊贵的美感,小学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从小就培养出音乐是审美鉴赏能力,所以让音乐教师在在教学中注重音乐多声部合唱的教学,让小学生掌握音乐的音高、节奏、合唱等音乐要素,从而进行灵活的运用,表达出自身的情感,让小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渗透进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单一化的歌唱教学朝着多样化教学模式迈进。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知识的过程。合唱教学和单纯的音乐歌唱教学有很多区别,首先教学的场地不能局限于课堂上,需要教师去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其次教学器材和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教学组织形式也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总而言之,教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践必须要引起重视。

一、教师以“听”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听音乐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古今中外都有其特色音乐,不管在哪里哪个时代都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随着社会学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音乐随时都会被听到,大街小巷中所播放的音乐多种多样,每种音乐风格都会受到不同人的青睐,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带着耳机行走的人群,听着独具特色的音乐歌曲,感受着每首歌词中带来的情感共鸣,从而穿梭于在每一个角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单。在听音乐的同时会让人的身心都放松,也会让人的心情愉悦,将一些繁杂的琐事放到一边,享受音乐带来的轻松美感。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音乐欣赏将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带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然后在小学生放松心情时,引导小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尝试着哼唱,让小学生在哼唱中感受着歌曲中所存在的发音特征和发音规律,使得小学生们自主的探索发音技巧,从而愿意学习音乐,也希望自己是声音能够融入到音乐中。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儿童合唱音乐经典曲目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音乐美。

二、在歌曲的节奏练习中培养学生多声部合唱技巧

每种音乐都有其独到的特点,不同的音乐风格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每种音乐都是由不同的音乐元素组成的。所谓万卷不离其宗,音乐元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将这些音乐元素都掌握住,学习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在音乐创作中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得自己创作出的音乐独具特色。小学音乐教师对学生们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表现需要时时关注,使得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将音乐中的一些基本元素掌握住,使得小学生能够培养出音乐的综合素养,从而音乐的欣赏与歌唱中表达出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合唱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在群体中学习和生活。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完音乐激发出学习兴趣时,就带领小学生进行合唱歌曲节奏的练习,从而掌握音乐多声部合唱技巧,从而增强音乐合唱带来的影响力。在合唱时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小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中进行合唱时,要让紧随音乐的节拍进行演唱,避免在演唱时出现漏拍、错拍或者抢拍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了,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科学的引导纠正,保证学生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从而在音乐合唱中将自身的音乐潜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三、在歌曲演唱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多会选择旋律和结构都比较简单的歌曲,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加入伴唱声部,使得小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出多声部合唱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的进行合唱练习。学生在进行合唱时,由于人数众多,而合唱中节奏感比较强,所以有一个同学发出不同的声音,都会像扩音器一样被放大,使得合唱效果并不好。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比较强,而且情绪不稳定,在音乐合唱中,如果出现任何错误自己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处理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任由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可能会让小学生心理不平衡,并且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中,使得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变得孤僻甚至自闭。所以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同样可以对乐感比较差的同学给与言语上的鼓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打消同学的自卑心理,从而热爱上音乐,同时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时,教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细节处理的方法,使出错率降到最低,从而提升对音乐的兴趣,也会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合唱。

四、科学设计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当前合唱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单一化,基本上都是教师站在台前进行指挥,让全班学生站在合唱教室内的台阶上进行合唱,尽管教师在热情洋溢的指挥着教学,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带着应付的心态来进行合唱。甚至很多学生出现滥竽充数的态度,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要科学的设计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围绕:合唱不一定要全班一起唱的理念,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来进行合唱,甚至组与组之间还可以设计竞争环节。每一轮合唱的人数少了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就多了,教学效率也就高了。其次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这首歌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看着动画去合唱,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师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合唱学习中,让学生张嘴唱出歌,激发学生对合唱的重视和热情。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真正的获得体验和收获。

五、应用新型教学设备,完善课堂建设

由于合唱教学课堂是近些年教改的产物,所以很多小学校都是初次将合唱课堂纳入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所以很多学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合唱教学设施,只能够利用传统的听唱教学设施来代替,严重阻碍了合唱教学的发展。所以购置合唱教学设施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校在购置教学设施的时候,可以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让设施发挥出真正德用途。比如:首先,可以在学校建立三到四所合唱教室,合唱教室中配置好合唱教学所需要的器材,指挥棒、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以及高品质的音响也必须要拥有。其次,要发挥出教学设施的最大功能,也就是要求教师可能的应用好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如果教授的内容是比较欢快的童谣,教师可以利用沙锤作为辅助教学设施,让学生伴随着沙锤那种欢快节奏声来进行合唱练习。如果所教授的歌曲旋律比较沉重,那么教师就应该要利用钢琴的低音来营造严肃的教学氛围。

教学设施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一方面,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开展起来。但是购置设施只是前提,教师还可应该要合理的应用教学设施,才能够完善课堂建设。

六、落实音乐教改,建立合唱课堂

新时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进行了一次比较重大的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将合唱教学列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对合唱教学的教学模式、策略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所以每一所小学的每一位音乐教师,落实好音乐教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建立合唱课堂的基础。

对于当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对音乐教改不重视,以及对合唱教学认识不全面等问题。校方要通过以下两条路径去解决,首先要根据教师的不正确过时的教学思想,从全面教育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两个角度出发,认识到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校方要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对新时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组织、过程等方面解读,深入认识小学音乐教改内容,将合唱教学引入教学计划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让小学音乐教学重点发生了转变,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当今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重点。在音乐多声部合唱的音乐教学中,让多种风格的音乐为小学生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也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到音乐为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愉悦感与轻松感,让小学生在优雅的音乐多声部合唱中培养音乐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景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