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社如何对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浅谈家校社如何对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

徐秋萍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真武校区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 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切实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劳动意义;弘扬美德;激发兴趣;教会劳动;提高素质;

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而小学劳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也就是说,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如何开展好小学劳动教育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策略:

一、对小学生加强引导,使之明白劳动的意义。


古人云:“不劳动者不食。”但是许多父母因为溺爱孩子、怕孩子受苦受累、或担心耽误学习等诸多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经过劳动的磨炼,以后走上 社会也很难胜任工作。

老师利用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二、讲伟人爱劳动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

伟大的朱德元帅从小就喜欢帮助妈妈做事,在他九岁的时候,不仅能够帮助妈妈挑水、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种地。后来的革命工作中,朱德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作斗争地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地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使我从来没有感到劳累过。”以至于朱德总司令在以后的革命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勇往直前,从不退缩。

由此可见,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与教育发展趋势,它对于我们的生活 和工作乃至整个 民族 、社会起 到了重要作用 。让孩子们学习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三、家、校、社协同教给劳动方法,让孩子学会劳动。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名乐于劳动的人。劳动锻炼,应该从简单的劳动做起。利用劳动课时或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到商店、社队、车站和军烈属、五保户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既开阔孩子的视野,又学到了劳动本领。例如:“五一”劳动节带领学生到村头打扫卫生;植树节带领孩子们帮助生产队植树。“八一”建军节带领五、六年级的学生到老红军家里慰问、扫地、擦窗户。三月五日学雷锋活动日带领三、四年级的孩子到五保老人家里送温暖、送柴、送水果、扫院落等。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请教有经验的农民种菜、插秧等知识,加深孩子们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特别是“三八”妇女节,要求学生帮妈妈做一样家务活,认识母爱的伟大。


其次,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孩子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习成绩也是检验我们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不仅仅教给孩子知识,还要教会孩子劳动,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被信任的幸福感。比如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劳动活动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活动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 我疼我的(家长)活动,通过这些劳动实践,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四、家、校、社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编织、折叠、绘画等手工,并动手做发豆芽、种花、种菜、植树、种草、养免、等试验,开展穿袜子、系鞋带、扣扣子、戴红领中的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如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以小组为单位,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这时,就要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还能学会了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