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的耦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的耦合研究

胡蓉、章仟

重庆师范大学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农业收益是关键。随着隐秘的农业资本化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农业资本化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收益的提高;农业收益的提高不仅促进了生产者的资本积累,还吸引大量外来资本加入,从而促进农业资本化的深化。可见,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公布的全国四大区域的相关农业数据对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农业收益提高的未来发展策略,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资本化;农业收益;耦合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农业的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收益是关键。农业收益的提高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农业发展的后劲,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速度。当前我国农业收益水平虽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现阶段仍然呈现出总体水平低、收益不稳定、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直接间接地动员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资于农业生产和经营,具体表现在用资金裹挟技术不断加大单位生产面积的投入,使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向集约式生产转变,从而促进农业资本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探究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之间的耦合关系,厘清二者的变化趋势,对促进农业收益的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的研究

1.农业资本化的研究

我国学者黄宗智在研究“旧农业”到“新农业”的“隐型农业革命”时提出农业资本化概念,他认为单位生产面积下资本投入不断增加,资本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农业资本化的体现。在此理解下,郭剑雄、鲁永刚(2011)通过计量模型肯定了物质资本积累对农业产出增长的显著影响。李谷成等(2014)利用永续盘存法和国民收入核算框架计论证了农业资本化不仅带来了农业生产资本数量上的积累,还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化。胡雯(2021)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诱导农户“资本替代劳动”,农业资本化成为小农经济应对现代化农业大生产的重要路径。

2.农业收益的研究

公认的农业收益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已经收获的农作物如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每亩利润乘以亩数的总和。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农业收益增长的因素。学者们普遍认为生产成本、科技应用、产业集群等因素会对农业收益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在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领域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受概念的差异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影响。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农业收益的因素,但缺乏基于农业资本化的视角。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递推关系,二者联系实则非常紧密。

二、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水平的理论机制分析

1.农业资本化促进农业收益水平的提高

生产要素替代效应是指只由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维持产出不变时,引起的生产要素间的相互替代所形成的效应。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农户在生产土地既定的情况下,更愿意增加劳动力投入来提高产出。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劳动力被吸收,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用工荒”等问题逐渐显现,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劳动价格急剧攀升。为缓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农业生产中资本替代劳动力推动农业资本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业资本化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科学的管理以及更高质量的人才,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从粗放式的生产向集约式生产转变。农业资本密度的提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生产盈利能力,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但由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农业资本化水平发展的差别。因此,农业资本化对不同区域的农业收益水平产生的促进作用上的推力会不同。

2.农业收益水平促进农业资本化的深化

农业收益水平是农业收益额与其投资的比率,当农业收益水平提高时,投资所得到的回报就越大。因此,较高的农业收益水平能够提高生产者的资本积累和吸引外来资本的加入。一方面,农业收益与农业资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收益的动态变化来看,农业收益是某一特定期间由农业生产投资产生的利益流动,农业收益的增加实质是该期间生产者对已收获的农作物获得更多的收益,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逐利性,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当生产者掌握更多的收益后,也会增加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来扩大生产。因此,农业收益的提高会促进生产者自身的资本积累,从而形成农业收益增加促进农业资本化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当农业收益水平稳步提高时也会刺激外部资本的聚集,吸引外来资本的加入。农业收益水平的提高就会带来农业资本化的进一步深化。

三、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现状

  1. 农业资本化发展现状

依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到2018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全国四大区域的农业资本化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资本化上涨幅度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农业资本化上升幅度最小。然而,从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本化发展的速度上来看,明显超过了东部和东北部地区,这也说明了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东部地区由于其便利的经济和地理环境,农业资本化程度在早期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所以在这十年间发展程度较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虽然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受到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势头缓慢、经济增长活力下降的影响,农业资本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

  1. 农业收益发展现状

根据四大区域的农业收益统计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四大区域的农产品收益从2009年到2014年一直保持平稳状态,但是在2014年以后四大区域的农产品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人口持续迁出,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出现了荒废情况;二是中国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而同时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也在不断扩大,中国的粮食供应比较充足。从粮食的供求角度看,中国的粮食供应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三是从生产形势来看,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基于以上三点因素,我国近几年农业收益呈现出下降趋势。

  1. 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之间的耦合现状

总体来讲,从2009年到2018年四大地区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来看,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之间的关系未达到一种稳定的程度。其原因可能是前期国家对于农业资本化的投入程度不够,致使农业资本化的发展速度慢于农业收益的发展速度;后期由于农作物价格上升、种植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业收益下降,与农业资本化的发展趋势相背离。

四、未来发展策略

1.加大对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收益。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又因为我国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所以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收益。

2.加大农村技术人员引进力度,吸引优秀青年建设乡村。

近几年由于农民大都入城打工,造成了农村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产技术人员短缺,农作物无法得到科学种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所以引进技术人员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夯实农业资本化基础。

当前的农村经济还属于小农经济,土地经营较为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还有的家庭承包地由于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而造成荒废,这些都导致了土地的闲置。所以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机制后,能将闲置的土地都集中在一起经营,既避免了土地的浪费,又提高了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

4.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健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为此,提出下列建议:(1)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保障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层面对农产品加工业予以支持;(2)大力扶持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之前的游散化向集约化转变,在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档次上全面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化的经营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农业资本化与农业收益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农业收益的提升关键在于建立农业资本化和农业收益的双向良性循环,促进二者的协调健康发展,让资本的流入顺应农业收益提升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强强,米文宝,袁芳.宁夏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测度[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907-915.

  2. 黄宗智.小农经济理论与“内卷化”及“去内卷化”[J].开放时代,2020(04):126-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