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项管理"视角下学校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基于 " 五项管理 " 视角下学校管理的思考

郑向华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琯头中学 福建 福州 350501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学校管理工作,要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为目标,加强对学校的有效管理,制定五项管理策略,站在五项管理和学校长足发展的视角下,提高学校管理的综合水平,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五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五项管理视角的学校管理策略。

关键词:五项管理;学校;管理;研究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有着高深的学问,对于学校的办学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中,要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定完善的学校管理措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养成积极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用饱满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加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在五项管理策略的实施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保障。

一、五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学校管理工作在教育部陆续出台和实施的一系列文件中,学校的办学和管理工作获取了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创新了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办学水平。为了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全过程的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发挥了指导作用,包含了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这五项内容,形成了五项管理的新理念。在初中阶段的学校管理中,围绕着五项管理,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高度重视五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落实。因为五项管理能够起到对学校管理的指导作用,使学校以此为契机,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加强对五项管理的落实,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办学能力、育人水平。五项管理能够使学校的办学活力被激发,在教育评价的指导作用下,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教育评价机制,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作用下,学校会向学生转嫁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现升学率的进一步改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以来,学校要以激活办学活力、减轻学习负担为落脚点,在五项管理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从睡眠、作业、手机、读物、体质五个方面,使教育回归最初的模样和初心,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

五项管理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改变了应试教育理念下一味追求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理念,不再以大量的作业为学生施加压力,占据了学生大量的睡眠时间、休息时间、外出玩耍的时间、锻炼身体的时间,降低了学生的体质。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题海战术下虽然会有所提升,但是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导致学生形成了逆反心理、厌学、弃学的问题。在反复、大量的习题作业中,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而是仅仅熟悉某种题型,在思维定式下完成作业题目。新高考改革理念的影响下,试题更加灵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加强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掌握,在五项管理的实施中,学校管理工作能够改变学生体质不达标、精神萎靡不振的现状问题。特别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下,很多青少年出现了眼睛过早近视的问题,五项管理工作的实践改变了错误的办学理念、教学观念,解脱了学生在繁重作业任务中受到的压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后时间。学生们自由自在的锻炼身体,参加到有益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伙伴们一同快乐成长、快乐学习[1]

二、基于五项管理视角的学校管理策略

(一)手机管理

五项管理理念下,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手机管理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加强对手机管理的规范性研究,学校要作为教育主体,要加大手机带入校园的危害普及力度,根据原则,个人手机是禁止带入校园的。若是部分学生存在特殊的需求,必须要将手机带进校园,则需要由家长同意,并向学校递交书面申请,由学校统一保管学生的手机,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问题的发生。教师应避免要求学生必须使用手机进行作业,改变作业形式,落实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学习情况,和家长之间构建协调机制,与家长共同合作,提高手机管理的可行性、合理性。在保证学生不受手机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利用手机完成网上搜索资料等学习任务,合理的使用手机,降低学生发生早期近视、沉迷手机游戏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二)读物管理

读物管理是课外读物进校园中学校管理工作的一大要点,在读物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放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使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需求、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进校园的课外读物有着积极的内容、鲜明的主题,有着较强的可读性,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读物管理中,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特点,加强对读物质量的管控,防止出现不良内容的读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三)睡眠管理

睡眠管理是五项管理对学校管理提出的重点要求,睡眠管理中,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每天应达到九小时的睡眠时间,合理的制定睡眠管理的方案计划。学校要和学生的家庭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保证初中生在充足的睡眠时间下,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充沛的活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教师应与家长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网络软件交流平台,沟通学生的睡眠情况,制定和完善睡眠管理的方案计划,要求学生按时打卡,保证良好的睡眠,真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理念,提高睡眠质量。

(四)作业管理

双减政策的实施下,作业管理对学校管理工作来说有着深远意义,特别是五项管理中,作业管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求,不得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批改,也不得变相的向家长布置批改作业,而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学校的育人作用,使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中来。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入到对学生的作业优化设计和创新批改中,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利用实践型、探索型的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成为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主体,主动探索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技能水平,发展综合素养。

(五)体质管理

体质管理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保障,使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体育运动锻炼中提高体质,每天应不少于一个小时的校内锻炼时间和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制定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构建起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使每一名初中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了解1-2项运动技能,并投入到规范的锻炼中,强化身体素养。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体体质情况、兴趣爱好,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方案和计划,加强对学生体质情况的了解,制定合理的体制管理方案[2]

综上所述,落实五项管理是教育领域内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要结合五项管理理念,将五项管理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结合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创新学校管理的模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融入到学校管理活动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强化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以生为本,提高五项管理下学校管理工作的成效,将学校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华.落实“五项管理” 让教育回归本真[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Z2):55-56.

[2]杨柳.给童年留白:“五项管理”的价值内涵与学校主张[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