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音乐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探析小学音乐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吕晓晴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目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质量的教学已成为促进教育界发展之一。而小学音乐教学在各课程中对核心素养促进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展开探讨,随后对小学教学过程如何提高核心素养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有效提升

在各行各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不堪落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渗入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课堂教学的主流,随着核心素养的培养走进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对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每个音乐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并被社会认同的高品格素养以及促进人生发展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科的重视程度在于学校的教学理念,而某一学科的教学质量能够直接反应所教学科教师的综合水平。在小学音乐学科成立初期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没有专业的教学资质,大部分由其他学科兼任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师进行教学。首先,小学院校不重视小学生音乐技能及综合水平,这是目前小学音乐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许多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赏析音乐过程中应该避免“填鸭式”教学,缺乏引导性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意义甚微,这样的教学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对提升学生整体素养起不到作用。其次在小学院校设置学科课程过程当中,教务处往往没有针对音乐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这就导致小学音乐教学在重学科当中缺乏主体地位,使得音乐教师不重视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在课程内容设计当中,常常以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听为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进而使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作品的优美程度。缺乏针对性的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常常使得小学音乐的综合效果不尽人意。

二、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1.营造和谐音乐氛围

原有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教师讲课为着学生听课为辅的形式,这种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不能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兴趣。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音乐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不重视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素养的培养。经过教育史的实践发现,假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乙醇教学音乐歌唱的理论方式很难让学生投入到音乐课程中,并且不能够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只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高短期成绩而不利于学生内在的音乐修养的培养。这样大大浪费了师生的时间还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以小学生的长远目标为教学指导不仅要站在宏大的全局观,考虑班内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还要根据小学生每个人的个性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小学生打造属于他们的小学音乐学习方案,这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同时采用合适自身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小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能针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声音发出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与老师及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能够有效规范学生思考音乐的方式,还能在在他们提问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及眼界,并且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提高小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兴趣和课堂上课热情。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提高综合能力及音乐核心素养。

除去营造氛围外,培养小学生音乐赏析亦不可少。在学习一首歌曲时,可以采用背景介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态度,通过图片的形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提前将歌词大意用卡片画出来,比如准备一幅母亲夜灯下给孩子织毛衣的图片,拿给孩子们看,并向学生们讲述一位母亲伟大母爱的故事,然后再由图片引申出来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需要我们记住并感恩的事情,而且可以让学生们踊跃发言并发表感想,这样的话不仅让孩子们领悟到歌词中何为恩,如何感。受到教育的孩子自然会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首歌的意境,由此教起来肯定也很轻松了。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作为音乐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更能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展现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比如创作背景、有趣的音乐家故事,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组织音乐教学互动时,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授音乐课程时,教师应该多激励学生自我学习,围绕打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有,我国各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地域特色,例如,陕北地区民歌较为出名,当地教师为了站在本地域的基础上,传承当地的音乐特色,再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这样的少数民族有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特包,那么老师在教学少数民族歌曲时就应该根据少数民族歌曲特点作民族音乐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围绕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自身的形象来影响学生,并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为他们设计课程,增加丰富多彩的导入环节,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带着问题主动学,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自身的好奇心。总之,音乐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首先应该帮助小学生树立音乐理念,激发他们唱歌的乐趣,然后设置问题步步引导。等学生们对基础的本地音乐有所了解之后,可以引导他们回家后跟父母多交流,让他们通过跟父母互动的方式,巩固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掌握小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同时在教学上明确音乐教学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聆听小学生的心声,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提升音乐的审美,并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态度,有效填充音乐教学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他们主动学,自主学,从而培养他们赏析音乐的技能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金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界,2020(51):27-28.

[2]赵晶梅.音乐核心素养下高效小学合唱课堂的构建[J].名师在线,2020(34):84-85.

[3]彭荣荣.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20(49):89-90.

[4]王萍.巧用数字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J].艺术评鉴,2019(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