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育”起航,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从“心育”起航 ,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吴芳

福建省福州市麦浦小学, 350007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质量,这就需要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环节编排的时候,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和思考,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原理,提高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知识的转化和输出,让学生能够不再变成死板的学习机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不到活力,没有积极自由的课堂氛围,就没办法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内心欲望。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课堂参与;课堂活动;互动交流;拓展视野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当中,有许多教师没有进行知识观念的更新,而是利用死板的教学模式,将自己的教学内容格式化,不在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的支持,反馈状况,有许多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体会不到受尊重的感觉,就没有办法长久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就很大程度,阻断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讨论,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一、设计丰富课堂活动

只有以丰富的课堂活动为依托和切入点,才能够让学生没有门槛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保证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素质来融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在深入浅出的课堂铺垫和知识内容讲解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同时也能够在课堂活动当中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雷雨》这一课时,这篇文章作者以不同的描写主体了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树木天空和昆虫表现的不同特点,这篇文章的行文结构和描写的逻辑顺序都十分的清晰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进行阅读和学习之后掌握字词,同时也能够唤起内心对大自然深处的热爱了解大自然,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当中,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我在课前引入阶段为学生设计了独特的课堂活动,我为学生提供了与雨有关的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之后,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内心当中所想象出的意境,让学生彼此分享和欣赏之后,带着学生自己的画作去进行学习,再与作者的表达内容进行对比。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去领会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的运用巧妙。

二、增强各方互动交流

在进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想要表达内心的需求和权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许多机会来增进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任务导向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完成任务,并且给教师反馈这样的活动,才是双向情感交流的正确示范,这样有输出有反馈的教学课堂,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让学生能够在长久的教学活动当中不感觉到疲惫。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动手做做看》这一课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伊林娜在郎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终于明白了人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深刻道理。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和口头表达的话,那么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还有一点缺少信服力,只有让学生自主的去进行思考,并且接纳这种观点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进行这篇文章主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话题,让学生去思考怎么样才算是有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表现。有很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之间的交流,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之后,我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内心的包容性更强,帮助学生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日常生活当中更加适应社会。

三、拓展综合学科视野

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课堂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巧妙地融合生活常识和课本知识,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内心的求知欲,还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找寻自己内心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日后长久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时,这篇文章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地理和生活常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领会大自然的神奇之处,通过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特殊情境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一篇内容有巨大的实用性,在进行教学当中,我也十分注重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过程体验感,我就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相关的益智动画短片,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始思考在野外迷路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参照物去判断方向,有不少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分享出了许多课本当中没有的例子,以太阳和北极星为参照物也可以辨别方向。这样的教学课堂充满了讨论和欢笑,学生在彼此交流和学科视野的拓展中能够发现知识世界的浩瀚和无穷无尽。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是要利用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内心需求,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出课本,不再是为分数而学习,而是要找寻自身的兴趣,找寻到自己在学科中的存在感和获得感,帮助学生进行长效的学习和探索。通过这些手段,渗透“心育”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高裕金. 谈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 文渊(高中版),2019(5):551.

[2]冷文凤.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 考试周刊,2019(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