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研究

白宇 姜爽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蒙古族中心学校 166256

摘要: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滋润学生的心灵、无形当中改变人的胸襟、气质,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审美教育。目前,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本文结合教材,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的内容,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审美教育;策略

在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生对美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实施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除了是基础课程以外,同时具有人文性的功能。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推敲关键词句,提炼语言美

对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深入的推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对文章的体验。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文本,能够发现文章中的字词和句子的运用具有非常大的魅力,有的像战鼓催征,十分激昂;有的像百鸟争鸣,十分婉转;有的像高山流水,十分动听。以“鸟的天堂”为例,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其中“照耀”一词充分展现了榕树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之美。又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碧玉”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仅为“碧绿色的玉”,但经过反复推敲以后,我们发现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喻成了妙龄少女,岂不美哉。

二、挖掘课文中的审美资源

在小学人教版教材中深刻展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美,如《观潮》一文对钱塘江大潮的天下奇观进行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对拥有世界最长最深的河流峡谷之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阐述,都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美;又如《乌鸦喝水》中体现出了乌鸦用石头扔到瓶中,解决自己口渴问题的智慧之美;在教材中深藏有各种美,因此需要教师充分的研究和探索,进而引导学生能够体会美,鉴赏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研究深层价值所体现的美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语言之美。同时,如果继续深入挖掘,教师就能够带领学生对课文中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进行体会,能够让文章的思想打动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层次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审美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课文的审美素材更加的丰富多样,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教学素材。例如,《黄继光》一文中,就是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提出讨论的主题:“黄继光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使得学生在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能够认识到黄继光为民族、为革命英勇奉献的伟大精神。通过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探究,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审美创新能力。

四、创新小学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促美育教学

有效的互动教学有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创造浓厚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可以称为互动,例如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视、面向大家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都属于有效的教学互动方式。想要真正提升互动的有效性,推动互动的深入型,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存在的困惑,或者想要了解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天生具有好奇心,缺乏严格的纪律观念。因此,在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更加有耐心的指导,进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二)启发式教学提升美育实施水平

启发式教学方式是以线索为载体,通过串联的线索,使得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而得出结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到美。例如,在《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出一连串的问题,实现对学生核心内容的体会和掌握的引导。例如“这么丑的一只鸭子到底长什么样呢?”“他和其他的鸭子有什么不同?”“因为丑小鸭长得丑,大家都是如何对待他的呢?”等等,通过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进而得出结论,认识到文章中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案例式教学、分组讨论,甚至是翻转课堂的形式来授课,以此达到提升学习品质的作用,最终实现以美促学,以美促智。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学生健康、正确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要加强学校和教师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机制。小学语文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语言、文字、词语、文章等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提炼、挖掘、探究教材中的审美内容,通过创新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申雪婷.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3]唐雪.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