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吴燕云

福建省南安市厚德小学  3623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被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俨然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头等大事。为了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班会,在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与学生多沟通和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有效教育;小学;班主任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情绪、情感、心理以及行为的引导。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发展的初始阶段,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就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的疏通和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积极的对待生活,认真的面对学习。

1根据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生接触外界的媒介也越来越多,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毒鸡汤”危害着未成年儿童的心理,许多的孩子由于长时间的处在不良环境中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许多负能量的情绪、态度以及观点[1]。而且在当前的学校教学环境中,大多数的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例如,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学校组织的“故事表演大赛”中,教师可以根据参加比赛的节目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故事为例,这篇故事讲述了豆荚成熟以后,五粒豆子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故事的重点是讲述了第五粒豆子的生长经历,它落在了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慢慢的发芽、开花,与病房里的小女孩相互慰藉,让小女孩又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教师根据这篇故事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从第一粒豌豆到第五粒豌豆的身上学习什么样的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的模拟和扮演,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这五粒豆子中的其中一粒,在遇到了故事中出现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感受五粒豆子的经历,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面对梦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是随波逐流,还是迎难而上?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的坚毅品质,用自己的微薄的能力带给别人的帮助,不要好高骛远,要实事求是的做好应该做的事。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学习的基础,面对复杂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除了在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以外,还要定期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在进行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之前,教师可以对班级的环境进行简单的装饰,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活动氛围,帮助学生在主题班会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主题活动中来。

例如,班主任可以针对班级最近一段时间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举办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评析,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哪些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进行完案例的剖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教师通过学生的分享以此来判断学生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是否合理。分享结束后,教师块就可以根据设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了,通过简单的小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更真实的心理情况。

3在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的学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并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适合的引导方案,在日常教学中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加强教育引导[3]

例如,有的学生会出现害怕考试、害怕上学、害怕教师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中是非常常见的,面对这种问题,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学生害怕考试,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学习自信心,害怕考不好,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惩罚,选择用逃避的方式面对考试;害怕上学的学生可能是因为缺少与人交往的能力,对于集体生活不适应;对于害怕教师的学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威胁,从心底产生畏惧心理,或者是对教师存在着认知的偏差,导致学生害怕与教师交流和互动。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不同的引导方案。对于害怕考试的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强学习自信,考试出现问题也不要有过多的职责,与家长及时的沟通,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双向鼓励工作引导学生走出心理暗示;对于害怕上学,害怕与人交往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多参与小组的合作,做进行一些集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交到朋友,在与人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克服交往的恐惧。

4加强沟通交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即使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参与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用亲和的态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4]

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出现比较反常的状态,教师要主动寻找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先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说起,放松学生的戒备,用温暖的话语直击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扰和疑问。教师要用自己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学生的话语中找到病结所在,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比如,有一个学生和自己的母亲闹了不愉快,觉得母亲不理解自己,从来没有对自己有过关心的话语和鼓励,总是打击自己,有时候不开心找母亲诉苦,也得不到良好的回应,总是用不耐烦的语气和话语驱赶自己,非打即骂。在线合格学生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的诉求,想要和母亲近,但是学生的母亲没有理解到学生的需求,导致母女二人产生了嫌隙。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母亲直接说出自己的诉求,勇敢表达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待自己的态度每次都是一样吗,还是因为某些特定的事情导致母亲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了变化。学生说母亲的工作可能比较忙,回到家以后还要收拾房间,整理衣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家长,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

结语: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领导和管理作用,时刻把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放在心中,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定期的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用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守好心灵的净土。

参考文献:

[1]周彩瑞. 关注心理健康,关爱学生成长——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举措[J]. 知识文库,2022,(09):16-18.

[2]杨树青.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7):117-118.

[3]杜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 智力,2021,(10):171-172.

[4]张根强. 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2020,(3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