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能激发幼儿更好的参与区域游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适宜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能激发幼儿更好的参与区域游戏

曹阳

江苏省扬州市明月幼儿园万科分园  225000

内容摘要:

1、为了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园地,针对区域活动的主题内容有必要对区域的环境进行适宜的布置和创设。

2、想让幼儿愉悦的游戏,活动空间的布局首先就要合理巧妙。

3、适宜的环境布局与创设还需要科学投放游戏材料。

关键词:环境布局;活动创设  ;区域主题 ;材料投放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教师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布局和创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区域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意识比较缺乏

有的教师片面认为区域活动仅仅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操作的实践活动;有的教师认为活动区给孩子们提供了游戏材料,孩子们有个好去处,可以使教师得到“解脱”;有的教师则缺乏设计目标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来为这种比较灵活自由的活动设计教育目标;还有的教师甚至把创设活动区当作一种时尚,活动区完全成了“摆设”。

(二)区域设置过于形式化

区域活动的设置过于形式主义,有的区域内容相似,大同小异;比如:理发店和美容中心,有的区域形同虚设,表面上看似区域众多,实际上摆“花架子”,比如我见过一个班级创设了主题“桥”的区域,里面分为“桥梁设计院、大桥施工队、桥梁博物馆、巧手拼桥-----”幼儿在游戏时仅仅对搭桥兴趣较浓,其他区只是看看、转转就走了。因此,有的幼儿在活动中就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形成了有的区域经常没人玩,有的区域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

(三)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

投放在活动区域中的材料比较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有的材料太容易,引不起孩子的兴趣;有的材料太难则孩子无法按正确的方式操作,也不能坚持玩下去。

为了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园地,我认为针对区域活动的主题内容有必要对区域的环境进行适宜的布置和创设。

一、根据活动室布局,合理划分区域

想让幼儿愉悦的游戏,活动空间的布局首先就要合理巧妙,可以在活动室用收集到的纸箱,制作成分隔屏、储物柜、小房子及“家具”“电器”等等。这样,活动室由原来的“大而划一”变为“小而多样”,符合孩子喜欢自由操作、边玩边学的特点。在划分区域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把区域之间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分隔开来,比如:图书角应该比较安静的,可以把图书角放到门口或者走动少的地方,让看书的幼儿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其次,还应该注意各区角之间的互相联系,比如中班的区域主题“小小社区”,就可以把“巧手坊”放在“超市”和“餐饮店”的中间,那么“手工坊”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为“超市”和“餐饮店”制作的东西。合理的划分好区域不仅便于幼儿游戏,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劳动量。

二、制作醒目、有趣的区域标志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区域标志牌应该醒目而富有童趣,这样就更能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比如在设计餐饮店的标志牌时,可以放置龙虾或螃蟹的图片,墙上可以贴一些点心和菜的价格表等,设计医院标志时可以画上小动物头戴护士帽的图片,四周还可以挂一些听筒、护士帽、护士服等物品,小朋友一看就知道这是医院了。总之,制作醒目、有趣的区域标志牌,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对区域主题的目标实施更有促进作用。

三、制订幼儿感兴趣的区域内容,是区域主题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首先,要使目标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区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同时还要注意不同水平的要求。其次,区域活动的目标通常是大目标,阶段性目标,有时一个目标可以通过不同区角来实施。如小班的区域“娃娃家”,我们可以为这个家铺上软软的垫子作地板,安置软软的小床,铺上了软软的被子,床上摆满了孩子喜爱的毛绒兔、布娃娃、……在漂亮的纱窗下,挂了一幅三口之家的照片。再如中班的区域主题“身边的科学”,可以分几个部分,1 颜色变变变,里面提供颜料、棉签、记录卡片等,幼儿实验后记录下过程,并用实验后的颜料绘画。2 奇妙的镜子,提供了平面镜、凹凸镜、放大镜、万花筒、玻璃片等等,让幼儿比较和动手制作。

四、 适宜的环境布局与创设需要科学投放游戏材料

区域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实现的,因此对游戏材料的投放有很高的要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了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材料。

1.投放的材料要有情趣性

富有吸引力的材料是引起幼儿探索欲望的催化剂。如:在引导小班幼儿练习串珠子的游戏时,我们制作了几个头饰,有不同的人物,幼儿可以自己选择给“妈妈”穿项链,也可以选择给“妹妹”穿项链。练习扣扣子的技能时,我们在漂亮的旧衣服上面订了五颜六色的扣子,各种形状的花朵或汽车上锁上扣眼,幼儿在摆放花朵和数汽车的情节中展开活动,这些情趣化的材料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活动的乐趣。

2.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性

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给幼儿探索的空间,也会使个体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比如:中班幼儿在“动物”主题中,美工区的幼儿可以画、可以折、可以临摹、可以拼图、还可以进行撕贴----这样能力不同的幼儿可任选一个层次来练习,这样既满足幼儿的一般发展需要,又满足了个别幼儿特殊发展的需要,让缺乏信心的幼儿看到成功,让已成功的幼儿不断看到新的方向。

3.投放的材料要具有生成性

预设的环境只是提供给幼儿一个操作平台,环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还要取决于幼儿的表现。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不断改变原有的材料,或是添加新材料。比如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美工区,小朋友一直用卡纸和白棉布进行绘画京剧脸谱,有小朋友提出:“能不能在石头上画呢?”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与幼儿共同探讨,及时添加材料让幼儿尝试。

五、适宜的环境布局与创设还需要愉悦的活动氛围

氛围对人情绪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它提倡幼儿自主,所以需要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大氛围上我们可以在幼儿游戏时放些轻音乐,小氛围上老师对孩子的提问或求助采取尊重或理解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的区域才能够真的“活”起来,我们的区域主题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