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舞曲在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伴奏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钢琴舞曲在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伴奏中的应用分析

刘畅

 黑龙江技师学院  158100

摘要:将钢琴舞曲应用于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伴奏中,是提高音乐舞蹈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提升的关键。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中职艺术教师应不断开发钢琴舞曲教育资源,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作出有效指导,利用钢琴舞曲的音乐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钢琴舞曲的伴奏作用,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钢琴舞曲的教育价值,使高质量的音乐舞蹈课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学校;钢琴舞曲;音乐舞蹈课伴奏;应用策略

1分析钢琴舞曲在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伴奏中应用现状

1.1未掌握好运用钢琴舞蹈的时间

钢琴舞曲在音乐舞蹈课中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好钢琴舞曲的应用时机,存在对钢琴舞曲过度依赖的情况,导致音乐舞蹈课程中的教育资源不够全面,学生在长时间接触钢琴舞曲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厌倦感。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钢琴舞曲独特的教育价值,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做好教学设计,导致教师开展的音乐舞蹈教学活动难以起到应有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舞蹈教学项目,教师选择的伴奏形式也应发生变化,但是许多教师却没有对伴奏资源全面开发,对钢琴舞曲的重视程度过高,而忽略了其他类型资源的整合,音乐舞蹈课伴奏难以实现应有的效果。学生虽然能够产生熟悉感,但同样容易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这也导致钢琴舞曲很难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1.2没有充分利用钢琴舞蹈资源

在采用钢琴舞曲进行音乐舞蹈伴奏时,教师并没有做好对钢琴舞曲资源的开发工作,通常只是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钢琴舞曲作品作为教育资源,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导致钢琴舞曲在音乐舞蹈课中的伴奏作用难以充分体现。中等职业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教师在对音乐舞蹈课中的钢琴舞曲资源开发时,只是照搬网络中的教育元素,而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钢琴舞曲资源较为有限,学生的音乐舞蹈发展容易受到较大限制。正处在艺术学习关键时期的中职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面对单一化的钢琴舞曲资源,学生很难真正把握好音乐舞蹈的技巧,也无法在接触钢琴舞曲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蹈表现力都容易受到影响,导致音乐舞蹈课的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制定钢琴舞曲在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伴奏中应用的策略

2.1确定音乐舞蹈课程教育目标

音乐舞蹈课程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多样,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并结合教育目标对钢琴舞曲进行有效加工,让教学素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匹配,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实际上音乐舞蹈课程教学安排不同,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要发生转变,比如基本功训练活动、舞蹈技巧讲解、成品舞学习,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选择的钢琴舞曲也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对钢琴舞曲的改编工作。实际上钢琴舞曲在音乐舞蹈课中主要起到伴奏的作用,但是钢琴舞曲本身具有较强的音乐价值,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对钢琴舞曲的改编,让学生接触到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感知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拓展。此外,中职阶段音乐舞蹈课涉及的舞蹈存在差异,对钢琴舞曲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同一钢琴舞曲进行改编,使其符合不同5种需求,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增强音乐舞蹈课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于音乐舞蹈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2.2优化音乐舞蹈教学流程

为突出钢琴舞曲在音乐舞蹈课伴奏中的价值,教师应做好教学形式上的合理优化,让钢琴舞曲的应用方式得到全方位的创新,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在充分考虑学生音乐学习基础的情况下,对教学流程作出优化,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要基于班级整体教学状况,实现教学机制的不断优化与创新。

2.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微课教学

微课是中职音乐舞蹈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微课教学,通过播放微课素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舞蹈作品,从而突出钢琴伴奏的价值。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微课素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习先进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舞曲和音乐舞蹈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不断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悟更加深刻,基于微课教学的有效推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钢琴舞曲的深刻内涵,并且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2.4完善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合作

以学生为主体是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应做好师生之间的有效协作,通过师生互动与交流实现钢琴舞曲的伴奏价值,并且使钢琴舞曲成为舞蹈教学开展的依据。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作为钢琴演奏者,结合钢琴舞曲的主要内容,呈现相应的音乐背景,并要求学生通过即兴创作等方式对舞蹈项目进行优化,让钢琴舞曲的伴奏价值凸显。教师还应与学生互换角色,由学生负责钢琴伴奏,由教师负责演绎完整的舞蹈作品,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让师生之间的协作发挥应有效果。在师生角色不断互换与转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舞蹈课学习的全过程,并且舞蹈表现力以及钢琴舞曲的演奏能力也能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充分重视课程教学形式的合理创新与优化。音乐舞蹈课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推动音乐舞蹈课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且做好伴奏资源的有效开发,将钢琴舞曲应用于音乐舞蹈课的伴奏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舞蹈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钢琴舞曲是将音乐与舞蹈紧密融合的重要工具,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对钢琴舞曲的应用做出了尝试与探索,但是由于教师对钢琴舞曲资源的开发不充分,对音乐舞蹈课教学需求的把握不全面,导致钢琴舞曲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障。面对音乐舞蹈课教学不足,教师应及时转变思路,以钢琴舞曲为基础,辅助中职学校音乐舞蹈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让高质量的伴奏成为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关键。

3结束语

综上述,音乐舞蹈课是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推进音乐舞蹈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钢琴舞曲的教育价值,通过对钢琴舞曲的合理应用,让音乐舞蹈课伴奏变得更加科学严谨,从而满足学生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发展需求。钢琴舞曲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做好钢琴舞曲的合理选择,并且根据学生音乐舞蹈的学习基础优化教学设计,确保钢琴舞曲在伴奏中发挥应有作用,使音乐舞蹈课的教育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丹.探讨中职钢琴教学中学生技能提升的有效策略[J].教师,2021,(34):111-112.

[2]张姝彧.关于中职学校钢琴教学中的音乐文化渗透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2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