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时代下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法治新时代下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研究

焦娇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

摘要:道德和法律作为维护人类社会规范的两个主要方面,一直是法律哲学、法学、伦理等不同领域的重要问题和争议。监管范围、存在形式和监管手段之间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然而,由于目标、职能、道德基础等因素,它们是之间存在共同性和互补的性质的,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寻求它们的融合。

关键词:法治新时代;法律与伦理道德;冲突与融合

引言

道德和法律之间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使它们在维持人类行为规范方面有效且具有属性。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专注于方向,动机和自律,而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专注于限制,胁迫和利他主义。道德是个人内部的和解,法律是个人外部行为的和解,这些差异导致道德和法律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摩擦。

1.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1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区别

“道德是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规范社会关系的规范”,道德通过习俗、舆论、价值观等内在精神规范规范善恶方面的行为规范。这是一种“软限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是由国家机构严格制定和实施的,从“严格限制”行为规范的外部规范来看。具体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规模的调解。道德主要通过人们自己的内在理解来运作,并专注于调解冲突的各个方面。从价值取向、道德价值观、行为等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很重要。道德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氛围更加正面,生活秩序更加协调。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利益获取,在实行法律的时候,相关当事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也不会影响到法律的理性实施,因为法律是具备强制性的执行力。所以人们会在规定的法律和社会道德方面相互调节平衡,促使着人们能够主动遵守着法律的规定,同时也监督自我和他人拥有着良好的道德。法律和道德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法律强制性的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只是一种精神提倡,没有强制性,可以说法律修身,道德修心。道德所涉及的和可商量的余地判定比法律更加宽泛。监管方式不同。道德是一种“软限制”,主要是因为人们有意识地遵守道德规范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取决于人的自律。法律是一种“严格限制”,主要作用于强制国家,违反法律的人将受到比前者严厉得多的法律的惩罚。因此,它们在管理手段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是非强制性的,后者是强制性的。[1]

1.2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联系

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或是更加注重法律的执行要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古代,有着儒家思想为主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道德层面的重视度高于法律管理,在那个时期社会安康依赖于对道德繁琐的规定和重视,甚至法律的制定也是完全以道德为基础。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现社会的法治是第一管理模式,道德对人民社会的管束力度是弱于法律的。在我们这个法治社会,人们更加强调的是集体利益、民利益以及团结的思想,我们的法律也来源于国民经济,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有共同的目标要追求。自古以来,道德和法律作为维护社会规范的两大支柱,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调节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冲突(主要是利益冲突),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团结。虽然监督的范围、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但两者的起点是相同的。道德是法律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表明,任何法律要被人们接受,都必须符合道德原则。道德价值观的存在是理解和通过法律的重要基础。正义是道德的体现,法律必须包含正义的价值观,这样正义才能得以游荡和维护。虽然恶法也是法律,但由于缺乏道德支持,它们很难遵守和执行。

2.法治新时代下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2.1某种行为的性质不违背道德但与法律冲突

安乐死之所以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正是因为在“安乐死”中,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冲突。对于“安乐死”,学术界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支持安乐死,而那些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医生帮助那些已经无法治愈并患有疾病的患者并不违反道德规范,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他们的生命是一种正义行为,以拯救他人免受痛苦;另一方面,关于安乐死,那些反对安乐死的人认为拯救生命和提供帮助是医生的责任,医生只能帮助病人。安乐死是一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违背人性,侵犯人权,同时也是法律所不容的。[2]

2.2某种行为的性质不违背法律但和道德冲突

已婚之后与他人发生恋情关系在当前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这个话题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总是有着非常复杂的冲突,不同群体的人民思想上对婚外恋情的看法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认为个人感情不需要法律的强制干涉,而有的人认为应该在法律提倡的限度内规范自己的行为。从道德层面婚外恋情是违背了道德要求的,但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却不能单一性的做出判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性判别。虽然这并不违反法律,但它违反道德,但这是道德和法律调整框架内的一个相互矛盾的矛盾。通过仔细分析不同情况下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是本质上的冲突,而只是一种评估和判断,不需要在同一领域使用。

3.法治新时代下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融合

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有法律不能形成真正的和谐社会,法律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才能成为一种理想状态。然后,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寻找道德和法律相结合的方法,以便两者都能和谐地工作,并与另一方和谐地工作。我们可以认真思考,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将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促进法律和道德的有效互动,这仅仅是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硬”威慑和维护?还是依法提高人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教育,让人民群众从内心真正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规范,把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显然,后者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般来说,伦理和法律之间有几种基本的融合和互动方式。[3]

首先,强调法律固有的道德价值观。为了获得通过和信任,法律必须以道德价值为基础,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有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标,否则将受到谴责和拒绝。因此,在促进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时,我们必须强调法律的道德价值观,让人们深入了解法律,自觉地自愿遵守法律,将法律内化为更高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使法律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守则。一个人从内部支持和相信。二是完善道德与法律的互补机制。道德和法律以不同的方式规范和规范人们在不同领域的行为,道德是以“温和”的方式约束个人行为的可选方法,主要作用于人们的意识领域;法律是一项“严格”的强制性规范,主要适用于个人的外在行为。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和人类文明,必须完善道德和法律的互补机制,以两种不同的监管方式填补彼此监管的空白,这两种方式因人而异。第三,促进对法律制度的道德关怀。这意味着为建立一个由道德,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支持和支持的法律体系创造道德环境。仅仅依靠国家暴力和胁迫的法律制度在真正意义上很难得到人民的认可和说服,如果它形成了对法律制度的道德关怀,它就可以更好地将道德伦理与法律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相互作用,将法律推向更高的道德水平。[4]

结束语

总体来说,社会道德和法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可以互相促成,但同时也会形成巨大的矛盾,但是两者可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来达成对社会更加积极的服务成效,有效的融合道德和法律,让人民更加满意才能发展出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因此,从道德角度看待冲突并将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长慧. 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及协调——以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两者的关系为视角[D]. 辽宁师范大学.

[2]杨雪婧. 法律在伦理上的“善”与“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彭淑娴. 伦理视角下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新探讨[J]. 华章, 2010, 000(019):28-28,31.

[4]陈家龙. 论法治新时代下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冲突[J]. 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8(22):2.

作者简介:焦娇(1983.05),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人,本科学历, 助教,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