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ID”身份卡——小学中段中草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草药ID”身份卡——小学中段中草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鲁赛锋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笔者在小学四五年级实施中草药校本课程过程中遇困境,分析困因有:中草药知识生涩难懂,欠缺有效观察探究;实践少、持续短,无法正真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学习能力迁移场景单一,局限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笔者以制作草药活态ID身份卡为策略,细化“模板ID”“文创ID”“定制ID”三抓手,在前两个活动时提供足够的显性的“模板”支架和“实践”支架,使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最后“定制ID”提供隐性支架,学生在实地观察调研、应需实践探究和反思修正再迁移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力、实践力和迁移力。实践研究中,学生在活态传承中草药文化的过程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活态ID 身份卡    中草药文化    观察·实践·迁移

一、研究缘起

1.学习渠道少,缺少“着力点”

在中医药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中草药很感兴趣但学校中缺少学习的途径,学生学习中草药知识的开始时兴致较高,但教师只是通过简单低效的讲解生涩的中草药知识。

2.体验契机“少”,缺少“探究点”

小学阶段种植课程动手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学生缺少种植技术难以掌控种植方法,缺少发现问题的动力,探究过程实施阻力大。

3.应用场景“单”,缺少“持续点”

学生学习中草药知识的过程中,对中草药文化的学习的场景太单一,应用迁移环境太单一。没有更多的新环境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习得的能力,使得学习止于校园。

二、实践探索

(一)“模板ID”:生成信息增观察力

给学生提供“草药ID”的模板支架,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检索中草药信息,并不断的完善“草药ID”模板,在观察和检索的过程中学习中草药的知识,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以游戏的形式“打榜”谁能找到更多的中草药,并为其贴上“姓名贴”。在寻找对应的中草药的同时,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对比中草药的特征,将这些外观特征描述并记录下来形成“外观卡”,为草药ID收集到更多的信息。

案例片段分享

任务一:开始寻找中草药时用一些简单的图示,和现成的图片直接贴上去,有利于学生更方便的标记

任务二:学生寻找校园中中草药植物,并给自己认识的植物插上它的姓名贴,每个姓名贴有每位学生特有的符号,其他同学若有疑问可以,对先前的姓名贴进行替换。

『设计意图』学生在不断的寻找校园中的中草药,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了解中草药,用游戏积分的形式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能够在没有“姓名贴”的情况下分辨常见的中草药。

(二)“文创ID”:体验传统增实践力

教师通过文化作为另一个显性的支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能将中草药文化与生活建立起联系,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认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名医典故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传统,感受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自信。

在有一定中草药基础后,重新实践体验中草药与传统节日与时节完美的结合,感受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感受文化——“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片段分享

片段流程:

教师:同学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学生:中秋、端午、清明等等

教师:哪些传统节日和中草药有关你知道嘛?

学生:清明、端午

教师:是的,今天我们就要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中草药ID里。

①寻识: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由来,知道与之相关的中草药的特征和功效.

②采收:借助中草药的采摘工具,对中草药进行采摘。

③制药:并不是采收回来的新鲜艾草就可以直接入药了,还需要进行清洗、晒干等步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传统习俗了解中草药的使用方法,感受传统文化,用多种实践形式去体验感受,有些传统习俗可以与我们的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中草药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中草药就在我们身边,让中草药文化更贴近学生。

(三)“定制ID”:情境迁移增创新力

通过“模板ID”和”“文创ID”的学习实践,学生已掌握中草药基础知识与文化,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践能力。为有效评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水平和培养学生迁移已学知识技能的能力,笔者创设了新的真实情境任务——为“XX社区设计定制草药ID”。为学生能更自主完成任务和客观评估,笔者撤走显性的“模板”支架与“实践”支架,提供三个隐性支架,学生在实地观察调研、应需实践探究和反思修正再迁移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力、实践力和迁移力。

案例片段分享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社区中开展“草药ID”的制作,你们打算怎么介绍给社区里的人们?

学生1:用一些信息技术。

学生2:了解社区里的中草药再做打算。

学生3:可以多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草药。

教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定做一个社区里的“草药ID”。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地考察和调查后,针对人群对象,中草药种类,传统文化的表达因素,开展研讨,如何在社区利用新技术更好的展示中国古代传统的中草药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草药,了解中医药文化。学生在调查和讨论的过程中训练了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并能结合实际做出对应的调整,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研究展望

(一)中草药教学策略需深究

我们学习传统中草药文化不是为了保存过时的习俗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中国古代先辈的创造,尊重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让学生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二)中草药课程评价需完善

目前课程中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评价方式单一,建立起多元完善的评价体系会让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据可依,学习目标的指向更加明确,学生的能力也能在评价中落实。在后续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为核心,开展学生中草药学习、实践活动,让中草药的学习的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三)中草药课程文化需创新

我们学习传统中草药文化不是为了保存过时的习俗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中国古代先辈的创造,尊重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让学生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国家教育部,2017.

【2】陈丹.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可用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83-87.

【3】娄华英.开发小学中草药植物探究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2015(Z2):64-65.

【4】范文武.小学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12-13.

【5】《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苏西·博斯著周华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