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法灸法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在《刺法灸法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朱丽丽,申海滨,戴奕爽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331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强调建设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基于针推专业操作性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对“刺法灸法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进行了初步地探索与实践,按照“知行合一”的思政主线,模块化、任务化该课程教学内容,对应任务设立各任务点的思政元素,对应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刺法;灸法;操作;思政元素

引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已成为职业院校课程建设重要改革方向【1】。高校的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坚决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教学、科研、临床等多环节育人机制。

高职高专《刺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核心课程,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针灸适宜技术方法操作注意事项、适应症以及禁忌症用于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怎么能真正培养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是本课程思政的思政素养培养目标的重点。

一、重构教学内容

1.课程基本介绍

本课程教材选用的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刺法灸法学》,结合我校专科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情和学生学习特点,本课程适用于大一第二学期,共34学时,是一门《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作者简介:朱丽丽,女,讲师。

通讯作者:戴奕爽。

基金项目: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研教改项目(YGZJWT1908)。


2.教学设计

刺法灸法课程思政设计导图经过教研室及课程组教师不断实践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下图:

二、具体教学实施情况

以毫针刺法为例,讲述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到针刺前准备、持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的全过程中。

1.毫针刺法教学内容简介

本部分内容包含的操作性问题较多,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通过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的讲解,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让学生体会准备工作和细节处理的重要性;从针具的发展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针具长短的选择介绍中融入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筑牢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观;从针具的粗细选择讲解中融入“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养成同理心;各种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留针法,尤其是针刺补泻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教授学生中医技术技能操作要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注重练习过程中对模拟患者的搭档间的人文关怀,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保持课前、课中、课后持之以恒的指力练习和手法练习,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务实肯干、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出针的规范操作简单,容易被轻视的操作最后一步中结合容易犯错的滞针、出血、漏针的错误示范视频,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常见针刺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的讲述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因此本部分教学融入了对科学严谨的实操态度的培养、对患者保持大医精诚的人文关怀、对所学专业蕴含的中医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每一个环节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满意度【2-4】

2.学情分析

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是专科针灸推拿专业大学一年级下期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西医解剖生理基础知识、常用腧穴定位取穴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和现代医学解剖知识,期待缺乏实践操作内容的补足;从学习特点方面分析,大部分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学生表示单一的理论学习感觉枯燥乏味,迫切希望能上手操作,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从学习态度方面分析,学生学习热情高,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高,动手能力良好,课堂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良好。

3.毫针刺法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探索

将毫针刺法部分教学内容思政要点总结:准备要、持针要、进针要、行针要、出针要、针后、全程

全,即看待事物或现象要全面、细致,培养学生中医的整体观念;稳,即信念坚定,行动务实,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热爱生活,培养未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爱岗敬业,踏实躬行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端,即品行端正,仁心仁术,培养学生善良、诚实、正直、乐观的处事态度,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人;辨,即明辨是非,有礼有节,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成为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恶,做有良好医患关系的医者;查,即核查、查漏补缺,培养学生做事要细致,学会反思的态度;情,即对待针具爱惜,对待老师和同学珍惜,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心,即针刺操作的全过程都要聚精会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效果评价

本课程的总成绩由10%平时成绩、40%操作成绩组成和50%期末卷面成绩组成。以上是2018年至2022年本课程成绩情况:

1.操作成绩对比

7b0a202020202263686172745265734964223a20223230343735353230220a7d0a7b0a202020202263686172745265734964223a20223230343735353136220a7d0a

2.思政目标达成度情况

2.1“知”层面的达成度

通过课堂中操作练习,课后作业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能够进行各项操作要领的规范操作,对操作过程中模拟医患沟通的表现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具备了同理心。

2.2“行”层面的达成度

通过课下学生运用灸法、拔罐法、刮痧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同学、朋友、家人等常见的中医痹症范畴的轻症,疾病的初期的预防有好的效果,说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为身边人的健康服务,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2.3“合”层面的达成度

通过在本课程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解剖知识,医疗设备的优化,传统技术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传统器具和现代科学工艺的搭配,让学生发展中医药事业,强调中西医并重的医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实践。

2.4“一”层面的达成度

通过对融入思政课程元素的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坚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信念,一如既往爱中医的情怀,和一生一世护健康的信心。在课堂中、在校园里、在社区都能感受到中医学子们的这份越来越炽热的热爱。

3.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情况

从2018年至今,共发布调查问卷1366份,有效问卷1355份,其中10份因学生感染新冠病毒,没有及时填写,错过时间;1份因疫情只能线上发布问卷,学生手机丢失,错过时间。课程满意度调查就如下:

四、小结

通过教研室和课程组教师们不断地研讨,反复地打磨思政点,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除了本课程的思政主线“知行合一”,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总结了在知行合一的框架下的思政小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跃度高,总体教学效果好,课程教学评价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陈美仁,郭翔,楼天晓.“三全育人背景下《针法灸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中医药导报,2021,27(8):223-225.

[3]陈红艳.“中医康复技术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10(45):103-106.

[4]余情,刘磊等.课程思政融入 BOPPPS 教学模式在 刺法灸法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2(24-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