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浅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李琦

四川省渠县临巴镇第四学校      邮编635299

摘要小学生由于没有形成独自的一套学习方法,在处理问题方面能力欠缺,做事的毅力不强,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容易养成被动式接收知识的习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读写结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理解不透,不能较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渐渐地学生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如何将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多样化结合,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时间,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把阅读目标组织学生去达到,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写作目标融入教学去达标,有效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将学生语言的积累,以及学生对文本去阅读、去鉴赏,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较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位,全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从而提高读写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学生阅读方面的总的要求,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去阅读,通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能够借助报纸,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名著或其它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去鉴赏文本。同时,对文言文的阅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能够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一定的技巧,提高小学生的交际能力。

精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教师在阅读文章的选择上要根据单元教学的目标,学生具体的学情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情爱好等,精选课内、课外的文章,组织学生去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阅读课文以及选择的课外与该主体相联系的优秀文章。

如二年级下册在学习15《古诗三首》和16《雷雨》这些课文,《雷雨》采取以文代文的课型,要求小学生有感情去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对身边的事物观察的习惯,搜集相关信息。同时在雷雨中看到的自然现象,能够对雨前大自然,雨中的大自然以及雨后的大自然,这个顺序去引导学生阅读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师生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掌握方法。

课本编排是以主体单元为主题,核心在于以单元阅读主题教学为指向。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灌入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采取以读代讲,同时,要求学生用笔去进行批注式阅读,通过学生自主、合作阅读,分享阅读成果,引发学生对我国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式方法,去观察大自然,从而激发起小学生急于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

    二、精心指导学生写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领悟作者在选材方面,在写作技巧方面给予指导,在学生动笔书写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围绕主题去选择材料。在写作过程中,倾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能够将自己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如二年级下册在学习15《古诗三首》和16《雷雨》这些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的雨中的景色,假如自己漫步雨中,看到些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去书写,阅读有了具体的阅读目标,对写作也提高了。其实,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学生写作的素材,需要教师去挖掘课本,引导学生去领会认真去借鉴,有效通过学生的读后写、读中写,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读写结合从而达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后指导写作训练

     学生在课堂中精心阅读,认真写作达到课时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课后的写作联系,助推阅读写作持续发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情感上得到一定的熏陶,当教师指导学生用笔去书写,定会让学生烙印深刻。在课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发展变化情况,指导学生去搜集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去写观后感、读后感等,从而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比如郑振铎的文章《燕子》写景状物,描写了燕子描绘了燕子的华丽的外表在春天的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嬉戏,展现出燕子的快乐无比的同时,表达作者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去阅读,领会文章结构上的明朗清晰,文字语言的精炼,动静有效结合,特别是写燕子的外貌、飞行以及周围的景物,作者写得非常贴切,传神到位,把动物写得栩栩如生。课后教师布置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读写结合完美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总之,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教学模式的更新助推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新,小学阶段的语文读写结合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精心指导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将读写结合多样化教学在语文学科突出重点教学,突破难点教学,从而引导学生阅读有兴趣,写作有激情,促进小学生主动阅读,认真写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詹玉娟;“小学语文‘依托课本,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16期;p184-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p6

[3]关萌萌;“精心设计写作指导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吉林教育》2016年32期;p89

[4]陈曙光;“依靠课后练习,夯实作文基础”[J];《写作(上旬刊) 》2015年06期;p88-90

[5]孟光栋;“浅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年07期

[6]王重阳;“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