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民办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石晓丽,王瑞霞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我校护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存在队伍结构、队伍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需结合专业和学校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

2022年吴岩司长在高教处长会议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6%[1],这意味着我国公民在适龄阶段,通过国家学校教育体系,进入高校进行大学阶段的教育。在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体系中,民办本科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民办本科高校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校作为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其护理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前提和保证。2018年国家为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并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国家质量标准》,通过启动本科合格评估、“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项目,推动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些政策和标准中,都对本科师资队伍提出了要求。

一、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民办本科院校[2]是指主要通过民间资金举办并依靠学费运营的院校。由于其学校性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局限性的师资队伍特点。

1.自有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

以我校护理学专业为例,通过参加本科合格评估和一流专业建设,学院逐渐觉醒并开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下大力度招聘自有专任教师,逐渐改变以往以外聘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情况。截至目前,护理学专业自有教师数量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5%,仍未达到合格评估要求的50%以上的占比目标。自有教师队伍中80%为硕士研究生学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10%,讲师职称占30%,35岁以下年龄教师占70%,60%的教师为护理学专业毕业。从总体开看,队伍年龄结构偏年轻,学历结构较高,在教育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教师的流动性较强

我校护理学专业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学校自有专任教师,一部分为聘请其他高校或行业的外聘教师。自有专任教师中,来校一年以内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离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外聘教师由于是兼职教师,在工作安排上,这部分老师会优先安排自己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往往由于单位任务调整、家庭需要、交通问题、课时费问题等无法连续在学校任教而出现较大的流动性。师资队伍的流动性较强,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如,学期中途离职的教师,其所担任课程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延误,新接手的教师也要有一段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的较强的流动性,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培训难度加大,教师不能系统的接受学校的各类培训和培养,,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

3.外聘教师是占比较大

从师资队伍比例来看,护理学专业外聘教师占整体队伍的56%,这些教师主要来自周边各大医院的退休或在职护理岗位人员,少部分来自临近高校相关课程任课教师,这些来自临床的老师有丰富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部分教师有临床带教或管理岗位经验,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校教育教学培训。这些外聘教师来校任教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课时费收入,因此教师在参加出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教学研讨、师资培训、集体备课、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等积极性较差,这部分教师对学校没有较强的归属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学校教学方法落实程度较差,在一定程度影响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进策略

受限于学校的历史和发展轨迹,民办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应充分利用各方条件持续不断的改进。

1.学校各级管理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各级领导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制度措施是全校整体师资队伍素质的风向标。民办学校应将师资队伍建设同生源问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针对此点,我校提出了“在使用中发现人才,用树叶凋零法筛选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大胆启用有能力、有闯劲、敢担当的青年教师走向各级管理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培养教师融入学校文化,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具体的工作发现教师的优势和长处、不足和短板,作为调配工作岗位、开展针对性培养培训的依据和参考,也通过使用人才,发现不适合的教师,逐渐转岗或淘汰。

(2)完善各项师资队伍建设配套制度

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能确保培养过程的质量。学校根据教师的培养过程,从引进、培养培训、行为规范到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指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有步骤、有计划的依照制度进行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影响,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章可依。

(3)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专门负责制定各级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培养培训,如,讲座、研讨、示范课、教学比赛等。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培养培训,如,与产学研单位合作,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行业技能培训或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派遣教师积极参加省内、国内或国际相关组织的培训、研讨交流等拓宽教师视野,了解专业最新进展,借鉴同行成功经验;校内循环开展专项培训,可以实施学分政策,包括板书专项、研讨会专项、备课专项等,通过系列培训,将一名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教师,逐步培养成合格的教师,将合格的教师培养成优秀的教师,将优秀的教师培养成“大先生”。

2.发挥各类教师的特色优势,实现整体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

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有其历史原因。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作为师资队伍中两个主要的部分,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自有教师能全程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外聘教师有较丰富的护理临床实践经验,但是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无法全程参与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有教师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培训系统、教学系统、科研系统促进自有教师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增加自有教师归属感;有条件的选聘外聘教师,以产学研单位作为主要选聘对象,尽量减少外聘教师人员流动,同时将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相互学习,发挥优势,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质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在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师资优势。

参考文献

[1]冒荣.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作为公平的正义[J].江苏高教,2021(8):1-6.

[2]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43-4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民办本科高校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探索--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GJJG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