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课外阅读环境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乡村小学课外阅读环境问题及对策

刘艳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福洞镇民光学校  吉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508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阅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而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针对这一现状,探索一些方法策略,对乡村新课程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乡村小学生 课外阅读环境 现状及对策

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也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阅读环境泛指影响读者阅读的所有外界力量的总和,它是由整个周围事物构成,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子系统。课外阅读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外在力量的总和。课外阅读环境包括外在于小学生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阅读观念,学校和家庭中的阅读观念,教师和家长对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客观方面是指家长和教师的阅读习惯以及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举办的相关文化活动及为小学生提供的图书设施。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现今,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老师足够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还停滞在原始状态,其现状令人担忧。

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范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绕教科书的模式,他们认为早自习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略略,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去做笔记,即使做了读书笔记,也无非是几个好词好句,内容单调,基本没有切身体会。由此形成一种局面学生想读书的没有书、有书的不会读、读不好。读书盲目性。学生不知道读哪些课外书,结果乱看一气;读书无计划性。有兴趣时读,没兴趣时就不读;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缺乏计划性和持久性;缺少不平衡性。一是兴趣所系。阅读兴趣浓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多,没情趣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少。有的学生甚至没看过一本课外书。二是条件所限。尽管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三是低效性。由于缺少指导,学生读书不得法,吸收少,效果差。因此,造成了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下“缺氧”的问题。

一、政府教育投资欠债,投入不足

学校藏书是摆设,乡镇图书馆少有。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匮乏,镇没有图书馆。每所小学按规定应有一定的数量的藏书供学生借阅,可大多数学校流于形式。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置备的图书数量有限,种类不全。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为了减少图书丢失、损耗,大多数学校图书不供学生借阅,成了摆设,只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造成资源浪费,少数学校借阅单位做到真正的开放借阅。其次是,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

二、乡村社会大文化中缺乏一种阅读环境氛围

乡村小学生阅读环境本身“先天不足”,又缺乏其发育的土壤。乡村小学本来教育条件落后,图书有限,一些学校领导、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学校管理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有效利用仅有的图书资源,让宝贵的图书束之高阁。更有些教师缺少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课外阅读放任自流。乡村小学生的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对子女的课外阅读不能创造有利条件。乡村文化市场也与小学生课外阅读相冲突,不能为小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有科学知识的读物,文化市场上充斥着成人的东西,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发展。网络媒体介入,导致小学生阅读兴趣索然无味。

三、小学生自身因素限制

年龄特征的制约。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读书,却非易事。若硬性执行,则扼杀儿童天性,就失去了阅读的目的。阅读本身就不易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他们自己去领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阅读的兴趣,那本身就十分困难。小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环境就无从谈起。而课外阅读是知识来源,课外阅读环境则是对课外阅读的保障。

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让学生驰骋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首先,关注乡村小学教育方方面面,扩大乡村教育投资、政策上的支持,做到“有书可读、有书可借”。应把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重点上,创办乡镇图书馆,规范文化市场,加大协调学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学校图书馆真正为学生所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安排教师和学生代表专人负责学校图书室的借阅工作,完善图书管理制度。争取社会力量助学,向家乡各企业、各知名人士募捐助学。建立学校读书室、班级图书角,教师动员学生把个人书籍暂时寄存在班级内,相互竞阅、借读,促进学生阅读。

其次,积极利用一切条件,使乡村小学生有书可读,有书可借,努力缩短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差异。 在教育制度上承认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课外阅读内容要从考试中得到相关体现,促进各主体关注其阅读。设置切合实际的课程,要让学生读书时间有保障。还可以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引导。构建和谐的课外阅读社会文化氛出开展社会性阅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第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在家里进行的,因而家庭的阅读环境家庭的经济水平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针对经济条件差的鼓励学生借书看换书看。积极开开展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只有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有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发挥学校主场所,教师重要参与者,学生主体性作用。

课外阅读要立足于学生,引导来自于教师。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由于农村小学生家长本身文化素质比较低难以肩负这一责任,因此,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教师要给学生指导、推荐适合的书籍。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推荐的书目要与学生心灵世界息息相关。

最后,为学生阅读兴趣盎然的教师皆可指导。材料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爱好特点,学生才会喜欢读,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选择那些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情趣横生具有吸引力的符合学生胃口的兴趣读物,让它们成为小学生的“精神食粮”,此外,还可以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方式营造阅读环境。我们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读书记录袋,词语接龙等游戏寓教于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切合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在快乐中阅读,在快乐中交流,在快乐中成长。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小学生读书乐趣,就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C]人民教育出版社

【4】《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