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剧本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浅谈剧本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殷崇岱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山东 青岛266555

【摘要】近年来,各种桌游悄然兴起,其中十分火爆的一款桌游即是“剧本杀”,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则浅析剧本杀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剧本杀

1、剧本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人们都甘愿成为一名低头族,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越来越少,剧本杀的出现突破了这一壁垒,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放下手机,沉浸在某一场景、某一角色中。它的出现,为丰富当下年轻人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人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圈子中走出来,与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人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阅历、生活经验。而且,剧本杀是一种通过语言交流沟通推进的游戏,因此,剧本杀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玩家提高沟通能力[1]。此外,剧本杀中所设定的情节也可以让玩家体验到与自己实际生活不同的人生,丰富了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让玩家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大家都知道,剧本杀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悬疑推理,通过推理来找出游戏中的“凶手”,这也锻炼了玩家的逻辑思维能力[1]。此外,有些情感本、欢乐本,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是由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业压力最重的阶段,通过情感本和欢乐本可让青少年很好的将学习压力进行宣泄。还有一些剧本杀题材是爱国主义题材或家庭题材,这些剧本能够以较为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对剧情进行推进,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引导青少年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改善亲情关系,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剧本杀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有一些玩儿家在游戏中体验了“杀人”的“快感”,并且在游戏中,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和动机进行合理化,对自己的“犯罪心理”及“行为”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消化、自我宽容。还有一些玩家会将这种情绪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来,其表现就是对犯罪行为、暴力心理或是消极心理不再反感和排斥。除此之外,剧本杀对情感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剧本杀玩家在游戏中对同伴产生过不满,而且会将此种情况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来。

在剧本杀游戏过程中,玩家是完全沉浸在故事情景当中的,在这些情景中,最吸引人的点就是一些极端的情节、场景以及极端的人格或极端的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挑战着玩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价值观[2]。如果是价值观非常成熟的玩家,游戏结束以后这些情景并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对于青少年玩家而言,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还没有构建出健全的价值观。因此就极易受到不良影响,容易产生偏激、阴暗的想法或行为。

2、不同类型剧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也有研究人员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剧本杀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的影响[3],比如在推理本中,“凶手”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会选择撒谎,这会导致青少年玩家在生活中也习惯撒谎成性,而且,剧本在设计时会引入一些阴谋论,这也会导致青少年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消极负面的想法。再比如,在有些情感类剧本中,一些玩家会过于沉浸在游戏的情感当中,反倒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而且受到角色的设定,一些玩家会表现的绝望、悲观、抑郁等,甚至这些情绪会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引起抑郁症。还有一些欢乐本,看似简单欢乐,但是对青少年玩儿家的不良影响更大,比如像《渣女成长史》之类的剧本。这是由于,此类欢乐本中的内容都是娱乐,参与其中的玩家无需思考就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剧本中人物的生活丰富多彩,而现实生活是简单、枯燥且又重复的,这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青少年玩家而言,这种反差很容易导致他们难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恐怖类剧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在于,此类剧本中通常会融入一些灵异、恐怖、暴力元素,青少年玩家很有可能将现实与剧本情景混淆,甚至将现实的生活剧情化,并因此产生极端心理,甚至造成青少年玩家出现心理问题或是认知障碍。比如,一些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会受到惊吓,此种情况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而在某种特殊的情景中,就会触发他们的心理应激反应,并使其重新陷入恐惧情绪无法自拔。

3、对剧本杀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有心理学家表示,剧本杀剧本中的剧情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则会赋予玩家正能量,因此笔者针对剧本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提出几点建议。

3.1剧本杀创作者应该把握好设计的分寸

剧本杀创作者应该设计与实现生活更为贴近的剧本情节,尽量降低青少年玩家陷入剧本中虚拟情节无法自拔的可能性。还应该丰富剧本的内涵和价值,应该在剧本中融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观念。

3.2剧本杀店经营者应该遵守道德规范

剧本杀店经营者或是工作人员需要帮助青少年玩家选择适合他们的剧本,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而推荐并不适合青少年玩的剧本。同时,在游戏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多关注青少年玩家的状态,如果发现青少年玩家情绪异常应该及时进行干预。

3.3文旅部门应该对剧本杀行业进行规范

文旅部门应该要求剧本杀经营者对剧本进行自审,并且对其自审后的剧本再次审核,定期到店内进行走访,了解剧本杀店是否存在暴力、低俗行为,是否存在摧残工作人员或是青少年玩家身心健康的不当行为,一旦存在上述行为应该予以严惩。

3.4立法机关应该制定剧本杀行业规范

立法机关也应该关注剧本杀行业,对此行业进行立法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以约束剧本杀店的行为,规定剧本杀创作者的底线[4]

参考文献

[1]王自华,翟广莹.青年沉浸式游戏体验的认知图式、动力机制与现实审视——以剧本杀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23,44(1):57-64.

[2]姚建龙,李佳程.剧本杀中未成年人保护的价值立场与监管策略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1):110-118.

[3]郭元鹏.“儿童剧本杀”,别让孩子“入戏”太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36):55.

[4]李文熙,吕欣玲,刘佳琳,张晓盈.剧本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时代人物,2022,(21):31-33.